原標題:經濟大省挑大梁 民營經濟成色足 民營經濟增加值已占湖北GDP65.7%
湖北民營經濟正在實現高質量發展。10月29日,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武漢大學中國新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羅知教授表示,2024年,湖北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3.94萬億元,占湖北地區生產總值的65.7%。
羅知是在第七屆楚商大會上作主旨演講時披露上述數據的。她說,民營經濟在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2024年,民營經濟吸納了全省80%以上的就業人口。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中,民營經濟的占比超過90%。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達到了全省外貿總額的70%,為推動湖北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對比全國平均數據可以看到,湖北民營經濟去年交出的這份成績單的確含金量十足。在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方面,去年全國的平均水平是60%,湖北高出了5.7個百分點。在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占外貿總額的比重方面,去年全國平均數據是55.7%,湖北高出了14.3個百分點。湖北的民營經濟總量去年位居全國第六、中部第一,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湖北企業多年來一直名列中部第一。在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大健康等重要領域,湖北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創新動力持續豐盈。
羅知認為,湖北民營經濟的創新發展有三大機遇。一是湖北發展“有根產業”優勢突出。所謂“有根產業”,即立足前瞻性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的產業。國家實驗室、國家重大科學技術設施相繼落戶湖北,讓湖北發展“有根產業”底氣十足。二是人工智能的顛覆式科技創新帶來趕超機會。湖北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很好的理論基礎,武漢數字專利的質量遠超杭州,這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礎。再加上湖北的制造業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蘊和強大的優勢,把人工智能的專業模型和制造業的流程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前景廣闊。三是百萬大學生是數字時代逆向創新的主力軍。百萬大學生群體是湖北逆向創新最寶貴的財富,他們堪稱數字時代的原住民,需求多元,創造力豐富,是逆向創新的關鍵力量。
為保障湖北民營經濟持續創新發展,羅知建議建立一流的中小企業創新生態;建設長江中游創新投資中心,重視對中小科技企業的培育;打造內陸制度型的開放高地,幫助企業獲得更廣闊的國際和國內市場。(記者王孝武、通訊員馬婷婷、實習生邱瀚錦)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