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6月27日,省衛計委、省民政廳在商丘市聯合召開2017年全省醫養結合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今年要努力完成全省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5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實現目標,我省當前醫養結合工作還需要邁過哪些“檻兒”?記者從會上找到了答案。
新形勢呼喚養老新模式
“我省老齡化呈現出規模大、發展速度快、高齡化趨勢明顯以及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多的突出特點。”省衛計委黨組成員、巡視員劉紹杰說,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帶來了“富貴病”、心腦血管病等疾病譜的變化,健康養老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醫療機構不能養老、養老機構健康問題無保障,成為當前養老面臨的最大問題。推進醫養結合,是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養老服務,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質量、延長預期壽命。
去年,省衛計委、省民政廳等10部門就聯合下發了相關實施意見,分三個層面對我省醫養結合“勾畫”出發展藍圖。目前,全省15個市縣出臺了醫養結合實施意見,18個省轄市都確定了市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全省醫療機構開設老年病科、養老床位的有130家,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的有160多家,醫養結合機構床位數達到13021張,醫養結合工作正在有效推進。
“養”是基礎“醫”是保障
醫養結合是醫療與養老行業的跨部門深度融合。然而,在新模式推行中,還存在不少難題。
“當前,我省醫養結合的內容、推進方法方式上還比較單一,醫養結合覆蓋還不夠全面,對老年人的服務不能等同于對病人的服務,醫養結合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解決看病難的問題。”省民政廳副廳長孟令武認為,“養”是基礎,“醫”是保障,養老機構主要是為失能、半失能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而養老機構中的醫療衛生服務主要是以康復護理為核心的健康管理、長期照護和臨終關懷等服務,要始終將醫養結合聚焦在推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的優勢互補上,聚焦在提高老年人長期照護的質量上。
實現在“家門口”健康養老
目前,我國養老工作主要是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了使“醫”“養”資源優勢互補,讓更多居民實現在“家門口”健康養老,今年我省將依據國家要求,積極支持康復醫院、護理員、安寧療護中心設置和發展,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慢性病醫療機構;結合省優質醫療資源醫聯體建設和區域醫療衛生中心構建,培育圍繞老年疾病診治康復護理的優勢學科、特色學科,保障老年人在地方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重點開展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腦卒中、高血壓、糖尿病的篩查干預和健康指導管理工作,使社區和居家養老的老人慢病有管理、疾病早發現、小病能處理、大病易轉移,提高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
在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上,各地養老機構申請開辦的康復醫院、護理院、中醫醫院、安寧療護等醫療機構應打造無障礙的審批環境;醫療機構為協議養老機構開通就醫綠色通道,做到小病指導就地診治,大病及時轉診救治,通過整合醫療、康復、護理和養老資源,為老年人提供規范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支持有條件的中醫院為合作養老機構開展養生保健、體質辨識、中藥調護、康復護理等服務。(記者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