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當聚焦“三農” 開辟新境界
2月5日,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連續第14年一號文件聚焦“三農”。《意見》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面臨許多重大考驗。(來源:2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
今年,聚焦“三農”。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領導聚焦“三農”,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確實一號文件說到了農民心坎上。近幾年,積極探索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等方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開了頭、有進展,但是,作為領導干部,務須在發展“目標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數上”再理清,在政策“舉措上”再加力。因此,只有牢牢把握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才能開辟出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境界。
領導聚焦“三農”,把“糧倉飯碗”掌握在手。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個13億人口大國,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因此,各級領導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一方面要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為首要任務,發展糧食生產毫不放松,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不斷強化、夯實糧食安全基礎。另一方面越是農業連續增產豐收,越是農產品供求基本平衡,越要大力強農基礎力度,決不放松糧食生產;同時,越是推進農業國際化,越是農業對外開放,越要加強糧食生產體系和儲備流通體系“雙建設”,真正牢牢把“糧倉、飯碗”掌握在手,推動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
領導聚焦“三農”,優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目前,我國農產品供求關系由偏緊向偏松轉變日異明顯,農產品市場價格結束了連續多年明顯漲勢。對此,要加強現代農業基礎建設,實現農業脫胎換骨,保障農產品供給和口糧安全,迫切需要“供給側”改革。因此,各級領導,一方面務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真正改變單純局限于農業生產傳統做法,融合“一、二、三”產業,力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發展,延伸農產品供給產業鏈;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農業向深層次、多層次邁進。
領導聚焦“三農”,務須保護農業資源環境。農業資源環境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物質基礎,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保障。因此,各級領導一方面要面對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之間的矛盾日趨緊張、農業環境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相互交織、耕地退化比較嚴重等諸多問題;另一方面必須堅持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農業生產相統籌,切實加大耕地、水、草原、水域灘涂等保護力度,堅決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集約節約用地制度,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環境生態效益,努力實現農業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的“雙贏”。真正打造成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開辟農業“供給側”改革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