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挑食不愿吃飯、在校小賣部零食管飽是許多小學生的日常,挑食、節約意識不強和飯菜不可口都是小學生不愿吃校園餐的主要原因,這也造成了校園餐極大的浪費。餐飲節約要從兒童抓起,對于家長和學校而言,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和節約意識,加強合理營養和均衡膳食教育,以及提供適量、好吃的飯菜,都是杜絕兒童餐飲浪費、幫助兒童“光盤”的良方。
隨著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不少孩子的口味也越來越“刁鉆”。市民譚女士吐槽:自己一家人都非常注重營養健康,孩子卻因為挑食而患上了營養不良。
根據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此前發布的報告,中小學生的食物浪費明顯高于城市餐飲浪費的平均水平。調查顯示,學生營養餐人均浪費216克,約占供應量的三分之一。
實際上,在許多育兒師眼中,孩子不愛吃飯并不是孩子自身的問題,而是因為缺乏良好的用餐習慣。“從小追著孩子喂飯,孩子容易養成不喂就不吃的習慣;如果平時給孩子吃太多零食,到了飯點兒孩子也容易沒有胃口。”在育兒專家曹佳醫生看來,良好的用餐習慣是保證孩子好好吃飯的基礎。
對于學校和供餐企業而言,為孩子提供適量的飯菜和樹立孩子的節約意識也至關重要。
恒利食品目前為全市50多家中小學和幼兒園供應校園餐,據其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送往不同學校的校園餐會有不同標準,同一學校里不同年級的餐食也會分成不同規格。“例如同樣一份菜,一年級學生盒餐的標準可能是100克,六年級學生則是150克。在送盒餐進教室的低年級班級中,每層樓還會有專門的值班人員提供備菜,供學生們不夠再添。”
記者從東城區中小學體質健康管理中心了解到,為了減少因為分量太多而造成的餐飲浪費,東城區十幾所學校已經率先開展進班分餐制。“餐食送進班級后,會有專門的分餐教師根據學生需要的量現場進行分餐。”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此外,各家學校也陸續在食堂的打飯處和就餐區通過懸掛易拉寶海報、張貼提示標語等形式提醒學生節約糧食,這些措施也正在逐步取得良好效果,每頓飯后產生廚余垃圾的量只有半桶到一桶之間。
“不是我們不知道節約,實在是學校的飯太難吃,有時就算吃不飽也只能剩下。”在西城區一所小學上四年級的晨晨說出了不少小學生的心聲。晨晨告訴記者,他們班里幾乎所有同學都曾經歷過因為飯菜不好吃而不得不浪費的情況。“有一次吃到的雞腿上還有許多沒剃干凈的毛,頓時就沒了胃口,最后只能去買零食填肚子。”
據恒利食品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接受其供餐的學校9成校園內有自己的食堂,企業工廠每天向學校配送原材料和半成品,由食堂師傅們現場炒制菜品、加熱主食;另外有10%的學校通過熱鏈供應盒餐,以此保證校園餐的飯餐溫度。
東城區部分小學則正在通過開展校領導和教師陪餐制解決校園餐口味不好的頑疾。“學校每天有校領導陪餐,及時從提供菜品是否與菜譜相同、飯菜色香味是否俱佳,以及食物搭配等方面給供餐公司或食堂提出建議,便于改進。”東城區中小學體質健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實習記者 楊天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