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養路機車維修隊(央廣網發 通訊員符祥陸 攝)
央廣網?2月28日消息(記者吳媚苗 通訊員符祥陸)近年來,隨著我國鐵路列車運行速度的不斷提高,對線路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人工線路養護機具、工藝無法滿足作業需求。因此,大型養路機械已經全面運用到線路維修、大修的各個方面,極大地提高了線路質量及作業效率。海南鐵路有限公司?诰C合維修段有一支機械化的維修隊伍,因其作業效率高、質量好、難度大、能攻堅克難,而獲得段“二炮部隊”的美譽,他們就是大機維修工隊。
大型養路機車維修隊(央廣網發 通訊員符祥陸 攝)
大機屬于自輪運轉特種設備,要在各條線路流動施工,這就要求操作人員不僅能夠運用其進行施工作業,還要掌握車輛運行、維修,日常保養等等方面的技能。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集電、氣、液為一體的大機,日常保養和針對性保養是每次作業前必做的工作。日常保養以檢查、緊固、調整、潤滑、清潔為主,平均耗時近2小時,針對性的保養是以預防性維修為主。
一般夜里的22:30分,大機維修工隊班前分工會詳細傳達、安排當天施工作業內容,開始組織開展施工作業。作業前操作人員將制定好的施工方案導入到ALC并進行核對,這是廣鐵集團在東環高鐵率先采用人機網相結合的大機作業控制模式,利用精確測量和大機精搗實現了大型養路機械對高鐵線路的精測精搗,具有很好的施工效果。
大型養路機車維修隊(央廣網發 通訊員符祥陸 攝)
行車時,司機嚴格按標準化作業,執行行車“十六字令”,GYK、視頻監控等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也促進了司機的標準化作業,駕駛大機到達施工現場,三臺連掛機車(兩搗一穩)分解到各自的作業地點,各個號位迅速就位,各司其職。一號位作業人員是整臺車的心臟,負責操作起撥道、搗固、夯拍裝置,并且操控車輛的走行。二號位作業人員是整臺車的大腦,負責盯控ALC電腦的輸出、起撥道表的顯示等,還要指揮各個號位的作業。三、四號位作業人員負責盯控作業裝置的狀態,全程攝像手電錄制,確保作業裝置狀態良好、作業動作正常、無任何零部件脫落。
“水平右股高0.2、0.1,水平正常,線路高低、方向情況正常”鏗鏘有力的從六號位作業人員口中發出,作業后線路狀態及時跟操作手進行反饋。大機人反復操作,對異常線路進行整治,持續推進。
作業結束后,車組人員收車完畢,防脫落檢查完畢,便進行連掛了,按“十、五、三車”的速度控制,嚴格按“兩停一掛”規定執行。大機人夜間施工,上午休息,下午保養的生活,同時還要進行天窗點前交班、點后總結會以及各種專項學習活動,一天時間除了上午睡覺的5個多小時,其余時間都在工作。施工作業環境里的灰塵、鐵屑不斷……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與嚴格的要求中,大機作業人員依舊兢兢業業,用一般旅客看不見的方式,守護著千萬人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