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黨齡,30余年扎根基層的警長劉宜杭,堅守信訪前沿,以黨員徽章為指引,傾力搭建警民“連心橋”。從派出所民警到教導員、所長,再到信訪崗位,他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面對群眾怨氣,他耐心化解、依法辦事。危急時刻,他挺身而出。這位“政策活字典”“信訪黨建先鋒”,用實干傳遞黨的溫暖,以兩次個人三等功證明,初心就在傾聽群眾訴求的桌前、守護平安的每一步里。黨員徽章與警徽在他身上交相輝映,彰顯一名老黨員赤誠守護信仰的永恒姿態。

一張堆滿材料的信訪接待桌前,劉宜杭正俯身傾聽一位情緒激動的老人講述,胸前的黨員徽章在燈光下折射出沉穩的光澤——這枚佩戴了近四十年的黨員徽章,早已將“為人民服務”的信念熔鑄進他的血脈筋骨。

淬煉忠誠警隊 夯實平安根基

劉宜杭的從警路,每一步都深深鐫刻著黨建的引領。自1996年踏入警營,基層派出所便是他淬煉黨性的起點。2010年走上派出所教導員崗位,他始終將政治建警擺在首位,在隊伍思想深處筑牢忠誠警魂的堤壩。

一年后擔任所長,他肩頭的黨建責任更重了:所里每一次晨會學習,每一次主題黨日,每一次組織生活會,他都親力親為,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隊伍攻堅克難、守護一方平安的磅礴力量。在珠碧江派出所任教導員期間,他持續深化“黨建帶隊建”模式,使黨旗始終在基層前沿高高飄揚。

俯身傾聽紓民困 政策法治解心結

2021年,劉宜杭帶著組織的信任與重托,投身信訪這一“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崗位轉換,其作為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卻愈發滾燙。信訪工作千頭萬緒,常是群眾心頭“最難解的結”。面對這一新戰場,他自覺將黨的群眾路線作為行動圭臬:俯身傾聽是常態,設身處地是本能,將心比心是方法。

他常說:“群眾帶著怨氣甚至火氣來,我們黨員民警更要以理解之心降溫,以政策之尺丈量,以法治之繩紓困。”無數個日夜,他耐心梳理訴求,依法依規協調,在政策框架內窮盡辦法為群眾尋求最優解,將黨的溫暖通過一樁樁、一件件實事的解決,傳遞到群眾心中。這一崗位的淬煉與奉獻,也為他贏得了2022年又一次沉甸甸的個人三等功。

黨員徽章閃耀風雨處 血肉之軀護民安

危急時刻,黨性光輝便是刺破陰霾的利劍。2005年,強臺風“達維”裹挾著暴雨狂襲瓊島。面對極端險情,劉宜杭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黨員必須頂上去!”風雨如晦中,他與戰友們逆風而行。當得知轄區一對年逾古稀的老夫婦被困危房,他毫不猶豫帶頭沖入搖搖欲墜的房屋。墻體在風雨中呻吟,積水快速上漲,老人驚恐無助。劉宜杭沉著指揮,以血肉之軀在肆虐的自然之力面前為老人撐起一道生命屏障,最終成功將兩位老人轉移至安全地帶。那一刻,濕透的警服上,黨員徽章的光芒穿透風雨,照亮了群眾眼中的希望。

從警近三十載,劉宜杭個人三等功兩次閃耀,嘉獎多次加身——這些榮譽并非簡單的功勛簿,而是一位老黨員在平凡崗位上以赤誠書寫的忠誠答卷。它們是對他長期扎根基層、在教導員和所長崗位上夯實黨建基礎、鍛造過硬隊伍的肯定。更是對他轉戰信訪前沿后,以黨的初心使命為指引,甘當群眾“出氣筒”、善做矛盾“解鈴人”的最高褒獎。

劉宜杭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巨響,卻如靜水深流。它清晰地印證:當黨建的根系深植于公安工作的沃土,當一名黨員民警將“人民”二字刻入靈魂,平凡的崗位就能成為踐行初心最堅實的陣地。

他以近四十年的黨齡為經,以永不褪色的忠誠為緯,在基層的廣袤天地間,在信訪這座黨和群眾的“連心橋”上,一錘一錘地敲打,一寸一寸地延伸,讓警徽上的光芒始終與黨旗的鮮紅交相輝映——這便是人民警察對“人民”二字最深沉的詮釋,更是一名老黨員守護信仰的永恒姿態。(盤寶盛)

編輯:付美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