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24河北紀事丨攜手同心,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冬日的清晨,朝陽喚醒大地。每天6時56分,一列復興號高鐵列車從北京西站出發,一路向雄安飛馳,沿途撒下創新的種子、合作的機遇,孕育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勃勃生機。

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初具規模,“六鏈五群”培育見行見效,230項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這一年,河北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中彰顯新擔當,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攜手京津努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繪好承接疏解“實景圖”

“星網”來了!2024年10月14日,首家注冊落戶雄安新區的中央企業——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正式辦公,點亮了新區空天信息產業鏈條上的“主星”。

一家央企,引來一條產業鏈。隨著中國星網總部落地,58家空天信息領域企業落戶雄安,中國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創新聯盟成立,空天飛行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落地雄安,空天信息產業版圖有序鋪展。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承接疏解加力提速。截至目前,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進展順利,第二批疏解單位承接工作有序展開,央企在新區設立各類機構近300家。

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關鍵是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

于北京而言,疏解是倒逼城市轉變發展模式。于京津冀而言,疏解則是帶動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合力,重塑區域發展格局。

全域對接、全面承接。河北各地從承接疏解中汲取新優勢,在優化分工中集聚新動能。

京津冀“大冰箱”有了新動作。2024年6月4日,首衡智慧冷鏈二期項目在高碑店市開工建設。“該項目完工后,首衡高碑店市場的冷鏈食品存儲能力將提高至50萬噸。”首衡集團總裁魏樹儉說。

疏解商戶添了新訂單。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匯聚了來自原北京大紅門、老動批等市場的4000余家商戶。一位疏解自原北京大紅門市場的商戶謝曉秋說:“在固安三年間,老客戶沒有丟,銷量每年增兩成。”

互聯網企業增了硬支撐。河北積極承接北京數據資源、算法訓練與建模等生產性服務業的轉移疏解,在廊坊、張家口等地發展大數據產業集群和先進算力,我省運營服務器規模超400萬臺。

在承接疏解中,河北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2024年以來,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實施億元以上京津項目101個,完成投資180.95億元。津冀(蘆·漢)協同發展示范區實施億元以上京津項目55個,總投資199.03億元。

比數據更為可貴的,是三地主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進行體制機制上的頂層設計。

建立三地黨政主要領導協商機制,組建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和一系列專題工作組,京津冀三地不斷創新機制,形成了從決策到落實的完整體系。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圖景上,承接疏解濃重有力,重大國家戰略不斷從“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

鏈起產業“協作圈”

京津冀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更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牽手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著新課題:如何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讓京津冀迸發更強大的活力?

2024年12月26日,在瑞立美聯制動技術(廊坊)有限公司,一臺臺空氣壓縮機有序走下生產線。產品檢測合格后,第二天即出現在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瑞立美聯總經理何建軍說:“我們是北汽福田的二級配套供應商。目前,北京所有商用車的發動機配套企業,都是我們的客戶。”

造一輛汽車,蓄電池、行李架來自河北,車燈、座椅、變速箱來自天津,玻璃升降器、空氣濾清器來自北京……

這是京津冀區域的“零部件總動員”,參與者是來自三地的幾百家汽車配套廠商。數以萬計零部件在汽車產業鏈上的“協同之旅”,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京津冀三地加強“六鏈五群”產業協同,共同打造氫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儀器設備和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6條重點產業鏈,其中河北牽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產業。

2024年11月22日,分為北京順義、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三個園區的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開園,力爭在3至5年內形成千億元產業規模。

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與唐山高新區合作成立河北唐山·中關村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挖掘“機器人+”場景級應用,已征集京津冀地區90余家企業需求。

汽車和機器人產業保持較快增長,鏈式效應進一步強化。2024年1至11月,我省新能源車整車制造增長1.6倍,368家機器人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5%。

抱團發展,協同創新。從經濟接軌“深一度”,到鏈起產業“協作圈”,“1+1+1>3”的協同效果正在逐漸顯現。

協同創新機制更完善。2015年設立的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2024年有了新名字——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該產業園在國內首開“生產在河北、監管屬北京”的跨區域管理體制先河,吸引60家京津等地的藥企滄州“安家”。

“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渠道更通暢。我省主動對接中關村等創新策源地,支持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在河北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啟動上線“京津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地圖”。2024年1至11月,我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870.6億元,同比增長25.2%。

變“虹吸效應”為“輻射帶動”,河北不斷用“接得住”實現“升級跳”,協同創新激發產業新活力。

織密百姓“幸福網”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棋局,全盤考量的是如何打破不均衡、不協調的局面,發展的每一步都指向民生。

早晚高峰,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十分熱鬧。往來車輛絡繹不絕,成為冬日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孟輝,家住大廠回族自治縣,在北京上班。2024年9月29日,大橋建成投用,孟輝的“雙城生活”切換得更加自如。他說:“有了廠通路,通勤時間至少節省40分鐘。早晨可以多睡會兒覺,晚上能早點到家陪孩子,生活質量提升了,工作勁頭更足了。”

作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重點項目,廠通路全線通車,從大廠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的距離縮短約5公里。通車三個多月,廠通路日均車流量超7000輛次。

京蔚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國道G109新線高速連通工程建成投用,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二期工程開工,涿州至北京定制快巴線路開通……2024年以來,我省不斷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品質,京津雄核心區半小時通達、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時交通圈加速形成。

一條條高鐵、一輛輛定制快巴,不是同城,又似同城。越織越密的交通網,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連接起無數個“孟輝”的生活港灣和夢想彼岸。

“幸福指數”連著民心。京津冀攜手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底色。

優質教育資源“跨省過河”。截至2024年9月,246所京津優質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370所學校開展跨省辦學合作,河北高校與京津高校在學科建設、科研攻關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

醫療資源擴容下沉。京津冀醫聯體增至70個,實現設區市全覆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增至8個。

政務服務加快同城化。京津冀三地社保卡“一卡通辦”應用場景擴展至30項,涉及社會保障、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就醫購藥四大領域。

同時,河北瞄準京津市場需求,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服務。河北蔬菜在北京市場占有率超過四成。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京津來冀康養老年人超過37萬人。

同心而行,三地并肩攜手的腳步從未停止,一個發展更協調、動力更澎湃、民心更凝聚的京津冀正在拔節生長。(記者馮陽)

編輯:胡思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