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9月5日消息(記者張順鵬)為積極響應《“媒體+”賦能廣東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近日,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作為支持單位,聯合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等多家行業協會及權威機構,共同策劃并組織“‘媒體+’賦能廣東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線上線下)培訓”,開啟廣東畜牧業“開學第一課”,旨在充分利用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結合保險行業的風險保障與資金支持功能,為廣東省畜牧業從業人員帶來新知識、新技術、新理念,共同應對行業發展挑戰,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培訓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層層深入,通過《什么是“媒體+”》闡述產業融合邏輯;以《小紅書村是怎么煉成的》拓寬農業品牌營銷思維,傳授社交平臺流量轉化經驗;通過分享“年魚經濟”“黃金柰李走進巴黎奧運”“興寧鴿品牌發展”等成功案例,剖析政府、企業、媒體協同打造區域品牌的實踐。培訓吸引了養豬、家禽、獸醫、牛產業、奶業、肉鴿、動保、飼料等行業超過67萬人次線上線下參加。

自2013年承辦政策性農業保險以來,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始終堅守“服務國家,服務‘三農’,服務民生,為人民群眾提供保險保障”的初心使命,充分發揮保險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護航廣東農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嶺南產業結構,織密特色農業保障網

2024年至今,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農業保險業務覆蓋全省20個地級市、88個縣市區,參保農戶105.42萬戶次,經營農業保險產品164個,累計為全省農業生產提供622.34億元風險保障。公司持續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累計開發124個創新產品,實現創新保費收入1.32億元。推出了一系列國內首創產品,包括鵝飼料成本“保險+期貨”、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保險、獅頭鵝養殖保險等,并為晨洲生蠔、封開杏花雞、珠海黃立魚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提供保險保障。同時,策劃推出《嶺南尋寶記》特色農產品系列宣傳片,以“媒體+”農業的傳播方式助力嶺南特色農產品宣傳。

緊跟科技創新浪潮,實現承保理賠“雙精準”

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強化人工智能、5G物聯網、衛星遙感、無人機、興農保APP等技術運用,打造“空、天、地”一體化,實現精準承保理賠。同時,創新開發全國首個AI農險數智平臺——中華農博智問、建立汕尾水稻保險雙精準試點項目、肇慶良種中心示范基地、AI“蘭先生”、“智慧田園”“保險云魚塘”“農眼智管家”等農業保險“保防救賠”示范點,推動服務模式從“事后補償”轉向“事前預警”。

發揮支農惠農作用,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戰略

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深度參與“保險+期貨”“保險+信貸”“保險+溯源”等創新模式,打造全國首個“生豬活體抵押+保單增信+銀行授信”服務模式,并成功推廣至清遠、珠海、河源等地市,累計為農業主體提增授信超1.3億元。

扎根南粵大地,護航農業發展。此次活動是“保險+媒體+畜牧業”的有機結合,未來,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將堅守初心,持續創新產品與服務,深化與各類社會力量的合作,不斷延伸服務觸角,為廣東省農業發展貢獻更多的“中華保險力量”。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