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廣州機場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14號地塊竣工驗收。
中交四航局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位于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總建筑面積為44.2萬平方米,規劃總安置戶數2196戶,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安置住宅、配套商業和公共建筑以及用地紅線內的規劃市政道路設施等,市政建設內容涉及6條道路及1座橋梁,路線總長度約4.67千米。建成后,將成為集居住、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社區,為回遷居民提供舒適、便捷的生活空間。其中,14號地塊總建筑面積約16.18萬平方米,包含15棟住宅樓,規劃安置戶數1068戶。
安置房小區
為保證回遷居民居住品質,項目在安置房設計條件上充分借鑒商品房經驗:主力戶型采用南北通透的戶型設計;臥室開間不小于3米,保證居住舒適度;戶型配比上充分考慮拆遷分配實際情況,設置85平方米三居室和110平方米四居室兩種戶型。項目裝配率不低于50%,采用樓梯、飄窗、疊合板三種類型預制構件;綠建達到二星標準。精裝修交付標準,可滿足1068戶居民即可喬遷新居,實現“安居夢”。
“作為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重要配套部分,在業主的指導下,我們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打造提升回遷居民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始終聚焦人民群眾關注的安置房建成交付問題,統籌把好‘進度關’和‘質量關’,構建起覆蓋項目全周期的保障體系,以匠心全力推進高品質回遷安置房建設,為民生工程筑牢堅實根基。”中交四航局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負責人崔光財介紹。
工人作業現場
面對復雜地質條件、狹窄施工場地、緊張工期壓力等重重困難橫亙在前,如何把好“進度關”和“質量關”成為關鍵。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堅持將配套設施建設與項目生產建設一體推進,把小區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小區外燃氣、供水、供熱、道路、消防和公共交通、通信、供電等城市基礎設施與安置房有效銜接。創新應用住宅機電BIM數字化設計技術,實現多專業設計跨領域同步作業,高效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并依托三維集成模型構建協同設計平臺,精準預判并優化管道交叉碰撞、設備安裝空間不足等問題,從源頭減少設計變更與返工損耗,顯著提升設計質量與執行效率。同時,在地下室機電安裝環節,項目團隊通過BIM模擬技術科學推演最優施工工序,有效規避了狹窄空間施工擁堵難題,縮短關鍵線路工期,且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為項目高效履約提供有力支撐。全面落實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建設精品工程。
2023年10月2日14號地塊沖出正負零,2024年1月16日14號地塊主體結構全面封頂,2025年1月14日首批次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各工期關鍵節點的順利履約,見證著建筑實體的逐步成型,也詮釋著民生承諾的穩步兌現。
新技術、新工藝成為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攻克現場施工多項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關鍵。深基坑施工過程中,為攻克地質條件復雜、周邊環境敏感難題,項目團隊創新運用預應力鋼支撐技術,根據基坑深度、形狀和地質情況,科學設計支撐體系,嚴控鋼支撐的安裝精度和預應力施加值,并實時監測支撐軸力和基坑變形情況,從根源上有效緩解了入住后地基不均勻沉降風險,大幅降低了圍護結構墻面開裂的概率,更通過結構受力的精準調控保障了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的安全穩定,在未產生結構裂縫的同時,順利實現2層地下室及地上住宅樓7個月完工,較傳統施工方案縮短工期52天。
針對單段墻體長達70米的地下室連續長墻混凝土澆筑開裂難題,項目團隊研發出地下室外墻控裂技術,澆筑后養護“溫度和濕度”,實現項目70米長墻混凝土一次性澆筑無裂縫,有效提高墻體質量和耐久性,并編制出《超長地下室側墻結構控裂技術總結》,在機場片區安置房項目及中交四航局在建項目中推廣應用,為類似超長墻體施工提供技術參考和施工經驗,使墻體的防潮、隔音效果更好,為入住居民創造更舒適、健康的居住和使用環境,提升房屋的整體品質。項目也成為廣州市首批五家“三星級”智慧工地系統試點項目之一。
該項目先后榮獲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施工現場生產生活環境品質提升示范項目、廣州市住建局全市房屋建筑精品工程培育項目,3項發明專利進入實質審查階段,5項實用型專利已授權,這些嵌入建筑肌理的創新創優基因,讓規劃藍圖轉化為觸手可及的舒適便捷生活體驗,也刻印下“住有優居”的時代發展印記。
6月6日,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14號地塊開展工程質量業主查驗活動,回遷居民對全地塊園林景觀、入戶大堂及全戶型中18項質量內容進行查驗。居民們親身感受所購房屋工程質量,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并得到建設者的現場回應,現場布置的“歡迎回家”紅色景觀裝置喜氣洋洋地迎接著每位居民。當盛夏的熾熱與現場的工序交響和鳴,歷經無數個日夜的奮戰,錯落有致的建筑、綠意盎然的小區,一個更加舒適、便捷、宜居的生活環境呈現在眼前,這是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以匠心與汗水筑就的建設成果。
預計12月,首批2196戶回遷居民將交付入住,開啟嶄新生活的溫馨篇章。一把把承載著幸福與安心的鑰匙,即將交到回遷居民手中,完成生活空間的轉換,也實現“居有其屋”到“居有優屋”的幸福跨越。中交四航建設者也將繼續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沖刺“圓夢安居2025”目標,早日交付高品質安居工程,讓美好生活愿景綻放為可觸可感的建設圖景。(陳剛 張蔧月)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