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鄭少純)數智賦能產業變革,儲能重塑能源格局。4月10日至11日,2025第十三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在北京舉行,眾多參展企業展示了各自在儲能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創新應用。

在“新源智儲館”區域,南方電網儲能公司展廳吸引了許多參展觀眾。展廳內分設8個區域,其中,“多技術引領”“本質安全”“數智化運營”“多場景應用”“儲能生態構建”五個區域聚焦南網儲能前沿技術和應用成果,講解員結合展示產品及展示畫面,深入淺出地向觀眾介紹相關內容,繪就出一幅南網儲能賦能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的圖景。

現場觀眾駐足了解南網儲能展示成果(央廣網記者 鄭少純 攝)

“這是我國首個吉瓦時級新型儲能安全監測平臺。這個平臺將接入我國南方區域85座大小規模各異、位置節點不同的儲能電站,規模超過全國裝機總量的2%。”在“數智化運營”展示區域,講解員張豪指著屏幕上的展示平臺,向觀眾介紹著首次發布的我國首個吉瓦時級新型儲能安全監測平臺。

據張豪介紹,該平臺可以把各個電站470多萬個監測點數據信息進行精準采集,再運用“云端”近1800萬個算法進行大數據分析,幫助運維人員“足不出戶”地掌握儲能設備的健康狀態,準確率高達97.6%。“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從源頭上查找設備缺陷,提前超15分鐘預防儲能裝置燃爆、火災等事故的發生,還能把我們運維人員從重復性的人工監測工作中解脫出來,促進行業運維效能的持續提升。”

在“多場景應用”展示區域,講解員龔軒結合案例講解,向觀眾介紹了南網儲能在電網調峰調頻支撐、弱電網構網支撐、移動式應急備電和電力現貨市場排頭兵四個場景中的應用價值。在“本質安全”展區,講解員萬民惠圍繞全壽命周期應用安全技術和標準制定兩方面向觀眾進行講解。

在“儲能生態構建”展示區域,講解員介紹了中央企業新型儲能創新聯合體的優勢。該聯合體于2024年7月正式啟動,以“三個圈層”把100多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團組織緊密連接在一起,著力解決制約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系列“痛點”“堵點”“短板”問題,推動新型儲能領域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在南方電網儲能公司展廳,最受關注的,當屬“多技術引領”展示區域。鋰電池儲能技術、鈉電池儲能技術、液態金屬電池儲能技術均設有實物展示柜。展示柜前,講解員譚啟鵬與觀眾進行交流,探討著多技術路線應用的情況。

“多技術引領”展區吸引了許多觀眾(央廣網記者 鄭少純 攝)

據悉,本次展覽會上,南網儲能重點進行了我國首個兆瓦級鋰離子電化學儲能電站、我國首個儲能電站國家標準《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規范》、梯次利用動力電池篩選利用技術及示范應用、世界首套電力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世界首套基于液氮滅火抑爆的儲能系統、我國首個高壓移動式儲能站、我國首個吉瓦時級新型儲能安全監測平臺等成果展示。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