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玲

走過5座城市、深入20余個鄉村、訪問超100名獨居特困老人……這一串串數字,清晰地勾勒出了廣東省人大代表梁健玲在2024年的履職軌跡。

從專職社工,到五邑大學社會工作系的講師,再到廣東省人大代表,十幾年來,梁健玲的身份不斷增加,但初心從未改變。在養老助殘、社區治理等領域,她始終深耕不輟,時刻將目光聚焦在那些最困難的群眾身上,關懷備至,始終如一。

她一次次走進偏遠的農村地區,用堅定的腳步丈量民生。在2025年廣東省兩會期間,她將繼續關注養老話題,把過去一年滿載泥土氣息的調研資料與深刻洞察帶上會場,聚焦特困老人的保障問題,建言獻策、為困難群眾發聲。

深入鄉村,為特困老人發聲

用一個關鍵詞形容2024年的履職,梁健玲坦言是“充實”。“過去一年,我的足跡遍布粵東、粵西、粵北等區域,深入20多個鄉村,去了解特困老人的生活狀況。”

為何會關注特困老人?這源于梁健玲讀博期間的一次家訪調研經歷。“曾經我到一位殘疾人的家中,發現這名60多歲、行動不便的殘疾人,還需要照顧一名80多歲的老母親。”這些困難人群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這成為梁健玲反復思索的問題。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峻,城鄉區域養老服務協調發展已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在廣東省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背景下,梁健玲便將調研重點放到了農村。

梁健玲介紹,根據民政部的相關闡釋,特困人員是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針對這些群體,國家已制定了明確的救助供養制度。

“在廣東,特困老人的供養制度是如何執行的?在獲取這些制度支持的過程中,特困老人又有怎樣的困難?”帶著這些沉甸甸的思考,過去一年,梁健玲帶領學生和社工們,一頭 “扎進”農村。每座城市的農村駐點時間不少于3天、訪談不少于6名特困老人、形成翔實的調研報告……她用科學的方法,了解特困老人的需求及社會支持情況,依托一個個真實的案例,總結其中的共性問題。

“我在調研中發現,在危房改造和生活補貼領取方面,各地落實得不錯。但是,在護理補貼的落實及醫療救助方面仍存在不足。”基于此,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梁健玲提出建議,要落實好護理補貼的發放及相關協議的簽訂,監管好這筆資金的流向,并建立護理體系評估機制。另外,特困老人的醫療救助應實現在村落就近的醫療機構報銷,而不僅限于鎮上的定點醫院,以此幫助特困老人更便捷地享受這項保障。

做一名優秀的人大代表,“真心”最重要

從事社會工作十多年的梁健玲,日常交往最多的是老人,關注最多、研究最深的話題是養老。當選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代表后,她更是步履不停,將自己對養老事業的熱忱與對特困老人的關懷,毫無保留地傾注到了履職工作中。

在她看來,能夠真切地聆聽特困老人的聲音,將他們的聲音帶上兩會,這是值得自豪的。“如果沒有人發聲,大家會誤認為在養老保障各方面已經做得足夠好,很多困難群體的需求就無法被看到、被改變。”

通過多年的調研,她還發現,好的政策有很多,但政策出臺后,并不意味著群眾就能自然而然地享受到保障。“一項政策真正觸達群眾,需要眾多部門齊心協力。”這也讓她對于人大代表的職責有了全新的認識。人大代表不僅是助力新政策從無到有,更應該助力好政策從有到實。

此外,在梁健玲看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人大代表,“真心”最為重要。“是否真心想讓社會變好,是否真心關懷社會中不同的群體,這是一切的基石。”

如今,作為高校教師、社會工作者、人大代表的梁健玲,秉承著多重角色賦予她的職責,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調研工作。與此同時,她還在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她表示,接下來,希望可以學習更多的科學調研方法,將不同的身份有機聯結起來,鍛煉自己更深層次思考社會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出更加負責任、更具建設性的意見建議,不斷提升自己的履職能力和實效。(記者 郭思琦)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