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下稱“華南所”)與廣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下稱“健康中心”)聯合主辦了“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環境健康教學科研實踐基地暨廣州市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創新實踐行動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現場

2022年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設置了加強環境健康風險監測評估、大力提升居民環境健康素養、持續探索環境健康管理對策、增強環境健康技術支撐能力、打造環境健康專業人才隊伍5項重點任務和15項工作安排。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的設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2024年,廣州市被正式列入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成為全國唯一獲批的副省級城市。2025年1月,廣州發布《廣州市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工作方案(2025—2027年)》,系統明確了六大目標任務,從風險評估機制、賽事場景健康管理、產業融合發展到公眾科普教育,全鏈條推進城市環境健康建設。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健康中心立足自身綠色生態資源稟賦和健康管理業務平臺,積極與華南所不斷深入探討環境與健康之間的深層次關系。嶺湖森林覆蓋率達到85%,負氧離子濃度日均值是世衛組織清新空氣標準的3倍,生態環境健康管理實踐成效顯著。以綠美生態為基底,健康中心創新提出“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健康管理理念,構建身心一體、防治并行、中西結合、醫養俱備、體醫融合、藥食同源“六位一體”的特色服務體系,將環境養生作為重要的健康促進要素,在慢病調養、住院診療、心理疏導、中醫保健、科學運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中心特色服務體系工作

憑借健康中心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日益凸顯的科研實力、完備的科研條件和突出的平臺優勢,成為推動環境健康管理跨界融合的理想平臺,并與華南所實現強強聯合。華南所作為生態環境部直屬的國家級綜合性生態環境科研機構,面向國家重大生態環境需求,持續開展前瞻性環境科學研究,為國家環境治理提供核心科技支撐。其下屬環境健康研究中心是我國首個設立于生態環境系統的環境健康研究專業機構,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專業人才隊伍和扎實的研究基礎,在國家環境健康管理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此次“環境健康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建設是廣州市推進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的重要成果,標志著廣州環境健康工作邁入新階段。

該基地將聚焦“科技創新”,圍繞環境污染物健康效應、環境健康風險防控、場景化應用等前沿領域開展科研攻關,構建環境健康指標體系,為政策制定提供科學支撐;瞄準“科普宣傳”,依托沉浸式展廳和環境健康大講堂等載體,普及環境健康知識,提升公眾環境健康素養;深耕“教學實踐”,依托華南所的專家團隊和健康管理中心的平臺優勢,開展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實踐,開設“環境與健康”“環境流行病學”等實訓課程,培養兼具理論素養與實操能力的復合型環境健康人才。

揭牌儀式現場合影

未來,雙方將聚焦國家環境健康管理,開展環境與健康關聯性、居民慢性病和季節病干預等研究、環境健康展廳建設等實踐活動,建設“聲景、光景、香景”融合體驗空間,探索“環境健康管理+醫療康養服務+人才研修交流”新模式,打造立足廣州、輻射灣區的環境健康示范標桿。(來源:廣州市干部和人才健康管理中心)

編輯:徐鋇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