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湖南省保靖縣考察組來到高州市,圍繞“媒體+產業”短劇合作區如何建設開展深入考察交流。

考察組一行先后來到根子貢園、柏橋廣場、柏橋講堂、柏橋實踐館、灘底短劇合作區、柏橋服務區等地,實地考察高州市荔枝龍眼等農產品種植銷售、灘底短劇合作區發展情況,深入了解高州市通過“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相關情況。

灘底鄉村文化活動中心

考察組在根子貢園,看到千年古荔枝樹枝繁葉茂,當地借《長安的荔枝》講透了“貢荔”的歷史淵源、用微短劇《荔仙千年宴》傳播出冼夫人的好心文化精神,這種“古樹+新媒體”的傳播讓老資源煥發了新活力、讓農產品增加了新價值。到柏橋村,“柏橋實踐館”里的農耕工具、“柏橋講堂”的田間直播,把荔枝種植技術、鄉村治理經驗變成了可供傳播的“流量內容”。

現場表演

泗水鎮灘底村的短劇合作區更是讓人眼前一亮,農戶在自家庭院里演生活、果園里當片場,把荔枝采摘、農俗故事拍成微短劇,每條視頻都散發“帶貨屬性”,每條短劇都帶著實實在在的訂單量,拓展了鄉村發展新路徑。在剛拍的《荔枝紅了》短劇中,農戶用方言講“一顆荔枝的成長記”,播放量破百萬,直接帶動果園采摘游熱度爆棚。還有《荔鄉新夢》微短劇一播出,更是讓在外的高州游子篤定回鄉創業的志向和信心。

短劇合作區,推動了群眾投身鄉建新熱潮,180多棟農房采用新工藝提升風貌;激發了鄉村農文旅融合新動能,灘底吸引游客超30萬人次;促進了家門口就業新圖景,2024年村集體收入同比增幅40%,村民人均收入達5.2萬元,較上年增加近1萬元。

廣東省出臺《“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清晰路徑,這種高瞻遠矚的布局和創新舉措,不僅在廣東省內形成強大的示范效應,更是給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影響力輻射全國。

高州深入落實“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搶抓微短劇經濟風口,在灘底建設全場景拍攝基地,加深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形成“劇本創作—拍攝制作—IP衍生”全鏈條雛形,以“微短劇+三農”新模式打造富民增收新工具、促進消費新場景、文旅發展新賽道,持續將文化“流量”轉化為經濟發展新動能,涵養向上向善、剛健樸實的和美鄉村氛圍,摸索出“一批政策包、一個基地群、一班人才庫、一條經濟鏈、一套好片子”的鄉村微短劇發展模式,具有很高的借鑒復制推廣意義。

保靖縣將借鑒高州市在根子貢園的文化挖潛、柏橋村的場景化傳播、灘底村的短劇產業化經驗,深入借鑒灘底村“田間拍劇”模式,把保靖縣黃金茶農采摘、炒茶師傅古法殺青的場景搬進微短劇,讓觀眾在劇情里懂茶、愛茶,真正用“媒體+”打通黃金茶從山林到市場的傳播鏈路,真正把生態優勢變成發展動能。

高州與保靖兩地還將加強交流對接,充分發揮兩地資源優勢,在場景聯動、內容共造、產業互嵌等方面謀劃合作,加強兩地市場和品牌合作,共同探索縣域產業與媒體深入融合發展新路徑。(來源:高州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