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南粵大地,春意盎然,百花競放。4月12日,第四輪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花卉創新團隊啟動會暨春季花卉新品種推介會召開,會議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以下簡稱“環藝所”)主辦。
推介會現場
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花卉創新團隊組建于2009年,在環藝所前首席專家朱根發帶領下,創新團隊始終以科技賦能產業、以創新驅動發展,前三輪建設成果豐碩。累計選育蘭花、蔓綠絨和朱頂紅等花卉新品種199個,研發花卉栽培、病蟲害防控等新技術37項,制定技術標準或規程17項,技術輻射面積約達118萬畝。積極助力農村產業發展,建立示范基地53個,組織開展產業調研和技術培訓174場,共培訓近3萬人次。
“第四輪花卉創新團隊的啟動,既是新征程的號角,更是新使命的擔當。”環藝所副所長楊鳳璽表示,2025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的重要節點,未來將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打造花卉種業創新高地;深化“產學研用”融合,激活產業升級新動能;踐行“綠美廣東”使命,書寫花卉賦能生態新篇章。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副處長馬金亮表示,第四輪花卉創新團隊匯聚了省內優秀的花卉科研和示范推廣隊伍,是廣東省花卉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副處長鐘婉霞則提出,要以“種業振興”為引領,聯合攻關,形成合力,破解制約花卉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并打通花卉種質創新到推廣應用的“最后一公里”,提升自主知識產權花卉品種市場占有率,以種業振興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助力廣東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天水經濟發展投融資(集團)有限公司、天水師范學院、惠州大蕉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惠東縣榕昇大康休閑中心、惠陽區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與環藝所簽訂了品種和技術轉讓協議。
此次會議既是新一輪花卉創新團隊的啟動會,團隊成員從產業背景、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內容、績效目標等進行了詳細匯報;也是一場花卉新品薈萃的博覽會,現場展出了花卉創新團隊近300個花卉新品種,其中包括首次展出墨蘭矮種紅花系列新品種;兼具園林應用以及藥用前景的“粵墨1號竹葉蘭”;花型奇特、花色豐富多變的火焰蝶蘭;重瓣大花具香味的“虎嘯”朱頂紅;植株小巧、已成功轉化的“烈焰雄心”花葉芋;單花觀賞期33天的“中科皇后兜蘭”;抗病性、抗逆性較生長期短的“廣花小喬紅掌”和擺放花期長的“廣花白馬紅掌”;抗病、耐濕熱能力強的“婷粉”矮牽牛、“花城玫紅”矮牽牛;花朵增多的“汕農蝶變”蝴蝶蘭;花期約45天的“莞花彤云”石斛蘭等眾多亮點品種。
花卉新品種成果展
會后,與會人員先后參觀了花卉新品種成果展。此次參觀涵蓋了花卉種質保存、新品種培育、技術展示等環節,充分展現了現代花卉育種的科研實力與產業化應用場景,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充分肯定。
活動期間,部分專家到環藝所白云基地、廣州嶺南花卉市場和順德陳村花卉世界重點對花卉新品種培育、現代化種植技術及市場流通體系等關鍵環節進行了深入調研。(廣東省農科院)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