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

          廣州學者研究通草畫17年 發現一百多年前市井行當的細節

          2017-03-27 11:49:00來源:廣州日報

          通草水彩畫《虎門炮臺》

           

           
          廣州博物館的通草畫《登科報喜》

           

           

            據廣州日報報道,“原來清代廣州通草畫上描繪的許多場景和內容,在美國第一位重要的研究中國問題專家衛三畏的《中國總論》上,都能找到對應的文字記載。”廣州通草畫研究學者程存潔昨天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公布了他17年來的研究成果。

            程存潔透露,至今廣州地區收藏的通草畫數量逾千幅,其中數量最集中的當數十三行博物館,為廣州市民王恒馮杰伉儷所捐贈,成為保存下來的19世紀廣州和中國市井風情記憶的重要圖像檔案。

            程存潔發現,19世紀通草畫涵蓋廣州社會多領域多層面,印證了衛三畏《中國總論》所記錄的廣州街頭行當。

            

            珍貴:發現記錄市井行當全套線描圖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館藏的通草畫中有一套多達60幅的線描圖,展示了廣州、珠三角地區乃至中國的市井行當。”程存潔介紹。最可貴的是,每幅畫作上都留下中文標注,60幅線描圖成為60個不同行業的最直觀表達。記者看到,60幅畫作包括撈魚、賣竹筍、釣魚、柴佬、剃頭仔、賣毛氈、壓布、賣蘿白蒜等。尤其特別的是,每幅畫作右上角都用方言寫下行當的名稱。

            “這些行當包括生產類、娛樂類、商品買賣類和服務類等,說明19世紀廣州商業繁榮,這些行當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廣州的市井風情。”程存潔介紹說。

            記者看到其中一幅街頭買賣的通草畫,畫面右邊一位中年男子坐在標注著“從化生油”招牌的油桶旁,桶前站著買者正在稱油。而畫面左邊是一位路過的賣花女,身穿紅衣服,頭頂一個淺淺的大竹框,里面鋪滿鮮花。程存潔說,這樣的賣花場景,在通草畫中已經出現多次。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600多幅通草畫作中,有一幅《狀元及第》,整幅畫面與英籍華人趙泰來先生捐給廣州博物館的通草畫《登科報喜》如出一轍,只是在桌面花瓶上的插花圖案做了小小的改動。畫面中,有兩位官差飛速跑進這位科舉中第者的家里,一位官差雙手捧著紅色“捷報”,送向年輕的中第者,另一位官差左腿跪地雙手捧著紅色“京報”送向中第者的父親……

            程存潔介紹,作為當年的“風物手繪照片”,多幅題材重復畫作出現并不奇怪。但由于通草畫是繪制在通脫木薄片上的手工畫作,易斷難以保管,對目前究竟能完好留下多少尚無法統計。

           

            印證:衛三畏的《中國總論》記錄廣州街頭

            記者了解到,為了研究出現在19世紀通草畫上的行當,程存潔最后在美國傳教士衛三畏撰寫的《中國總論》中找到印證。“在中國生活了43年的衛三畏到過廣州,他在書中引述了一段關于廣州市井行當的描述,書中有不少情節和細節,都能在通草畫作上得到體現。”程存潔說。

            “值得一提的是,衛三畏對出沒于廣州街頭巷尾的各類工藝人,觀察得細致入微,其中許多情景,在19世紀通草畫中都能夠找到和對接。他在《中國總論》中這樣描述:‘各行各業的手藝人滿足于使用模樣粗糙的工具……但干出來的活卻不可小看。木匠的凳子矮而窄,有點傾斜,像個拉刮刀的架子,他坐在上面刨平、開槽,鋸板時用腳趾頭將板固定好。他的鉆、鉆頭、手鉆,靠一張弓來操作……中國工人的穎悟常常引人矚目,其中優勝獎狀應屬于使用簡單設備的流動鐵匠……修補陶瓷器皿,又是由流動工匠干的靈巧而高效的技藝,他們肩挑自己的一套家伙,到處游走……用的是細小的銅釘,即使最精致的瓷器也可以補得像新的一樣……’”

            程存潔說,衛三畏所見的廣州街頭工藝人情景,很多都能在廣州市井風情通草畫上見到,這些通草畫簡直就像在為《中國總論》畫插圖。

            除了各行各業的手藝人,在背山面海的廣州,輪船除了作為生產交通的重要工具,也是部分廣州人的居住場所。

            這是衛三畏所見的廣州:“在廣州,只有一部分船只專門用于運輸,大部分是作為固定住處,或許有一半永遠系泊著。倒不是無法行駛,而是船和船上住戶受到水上衙役的監督,加以登記并指定了停泊地點。為供應家庭所需販賣柴米油鹽和其他物品的駁船、載運乘客的船、花艇及其他種類的船,都聚集在一起,很容易找到。到過廣州的人都不會忘記江面喧囂而活躍的景象,也不會忽略那么多大小不同的船只來回穿梭而不碰撞的情景。如果不靠畫圖,很難描述水面上到底有多少種船只。”

            程存潔注意到,王恒馮杰伉儷捐贈的600多幅的通草畫中,就有29幅圖畫涉及船只題材,包括龍舟、花艇、緝私艇、養鴨船、載人船等,還有專屬船只包括官船、“甲午科鄉進士”船等,再現昔日水鄉廣州水上運輸繁忙的情景。

           

            鏈接

            衛三畏

            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年生于美國,美國基督教來華傳教士,是美國第一位重要的研究中國問題專家。道光十三年(1833年)到達中國,在中國生活了43年,主編過《中國叢報》,是晚清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

            《中國總論》(The Middle Kindom)是衛三畏撰寫的一部全面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和晚清社會的名著,共分上下兩卷,比較全面地介紹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

            (原標題:賣油翁油桶上寫“從化生油”;引標:廣州學者程存潔研究廣州市民王恒馮杰伉儷所捐600多幅通草畫 發現諸多細節)

          編輯: 王雪薇
          關鍵詞: 廣州;歷史文化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 亚洲欧美va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 亚洲性爱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