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湛江7月21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徐鋇兒)為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百千萬工程”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媒體在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7月20日,湛江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湛江市委宣傳部聯合印發《湛江市“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成為廣東首個出臺此類實施方案的地市,在湛江各界引發熱議。
湛江海洋牧場(央廣網發 圖片來自南方農村報)
地市首份“媒體+”《實施方案》提出:打造和培育世界級影響力品牌
湛江,作為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的策源地,在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早在2019年,為解決徐聞菠蘿銷售難問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與湛江市委、市政府探索推出了“12221”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建設,這一體系在湛江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歷經6年發展,徐聞菠蘿實現華麗逆襲,年產值從最初的9.8億元大幅增長至25億元,輻射帶動近5萬農戶增收,徹底打破了菠蘿“增產不增收”的魔咒。
正是因為湛江較早地認識到了媒體在整合資源、傳播信息、塑造品牌、推動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廣東省出臺《“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后,湛江積極跟進落實,率先出臺了這份地市一級的《湛江市“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秾嵤┓桨浮访鞔_了“媒體+”賦能湛江“百千萬工程”的總體目標,即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促消費、促外貿、促文旅、促農民增收、促媒體轉型五大目標,開創“媒體+”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秾嵤┓桨浮诽岢霭隧椫攸c任務:“媒體+市場開拓”“媒體+文化共創”“媒體+生活交融”“媒體+產業融合”“媒體+品牌打造”“媒體+科技創新”“媒體+智庫支撐”“媒體+資源整合”。
“媒體+品牌打造”篇章提出,著力打造湛江優質農產品品牌“湛品”,圍繞“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個人IP”,形成多元的“媒體+”產業賦能策略,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目標客群、競爭環境制定品牌發展策略,實現“一品一策”靶向培育,打造和培育世界級影響力品牌。
湛江各界熱議:推動湛江從“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
湛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彭南生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實施方案》的落地,承載著湛江農業增效、農村煥彩、農民增收的熱切期盼,“我們要帶著對鄉土的熱愛,讓媒體成為連接田野與市場的橋梁,每一份‘湛品’里都藏著湛江人的勤勞與智慧,我們要用心用情傳播,讓更多人透過這些好物,愛上湛江的土地、文化與風情,讓鄉村振興的畫卷在媒體賦能下愈發鮮活動人。”
湛江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莫植貴告訴記者,近年來湛江農業與媒體緊密合作,通過各級媒體宣發助力,推動徐聞菠蘿、湛江金鯧魚、火山紅薯等“湛品”品牌火爆出圈。接下來,湛江將進一步發揮媒體信息傳播、渠道開拓、品牌塑造、產業共建等優勢,破除產銷信息壁壘,激活品牌文化價值,將“湛品”從區域品牌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品牌,把更多湛江特色產品打造成優勢產業,推動湛江從“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
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國雄則表示,湛江將充分發揮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以媒體為支點,撬動技術、文化、人才、資金等資源集聚,形成“媒體賦能+品牌出圈+產業升級”的強大動力,加速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在實現促消費、促外貿、促文旅、促農民增收、促媒體轉型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進一步打造“挪威有三文魚,中國有金鯧魚”的品牌影響力,“媒體+”《實施方案》適逢其時
“湛江農業的產業優勢是人力資源、土地資源、海洋資源、光熱資源。尤其是豐富的海洋資源,潛力巨大。這方面,挪威三文魚的產業模式十分值得借鑒!痹诮张e行的2025年湛江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干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上,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指出。
據介紹,20世紀60年代末,挪威漁民才開始規;B殖三文魚。1972年時,僅有5家養殖場,年產量僅46噸,處于產業發展的初期探索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挪威啟動“日本計劃”,投入3000萬克朗進行推廣,將生食三文魚引入壽司市場,為三文魚打開了重要的海外市場。1991年,挪威成立海產局統一管理全球推廣,推動產業走向全球化。到2023年,挪威三文魚已銷往153個國家。2024年,總產量達158萬噸,其中出口占總產量的90%,直接帶動就業約3.5萬人,三產帶動就業超10萬人!芭餐聂~產業的發展歷程,完整展現了從地方性漁業到全球化食品產業的轉型路徑,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尤其在市場拓展、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該負責人介紹。
湛江“媒體+”《實施方案》的出臺,為湛江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湛江金鯧魚養殖大戶、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定說:湛江漁民養漁是高手,但怎么讓湛江好魚賣向全國、賣向世界,怎么樣為湛江好魚打造響當當的品牌,漁民們需要幫忙,“媒體+”是最好的幫手。“當年,金鯧魚成本價12塊錢一斤,收購價卻只有8、9塊。市委、市政府替我們喊響‘挪威有三文魚,湛江有金鯧魚’的品牌口號,央視來為我們舉辦‘北有柴干湖冬捕,南有湛江金鯧海捕’的全國直播,我們金鯧魚一下揚名立萬,今天,金鯧魚收購價格一直保持在每斤15元左右!
劉定還表示,湛江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選擇金鯧魚作為深海網箱養殖的主推品種,建立了從種苗到養殖到加工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種苗在經過人工馴化改良后,適應性更強、品質更優;開發的人工配合飼料,喂養的金鯧魚質量可控,品質更有保障;特別在湛江優良的海域原產地養殖,湛江金鯧魚品質比野生的還要好。下一步,湛江金鯧魚產業發展要學習借鑒挪威三文魚的成功經驗,通過“媒體+”,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金鯧魚產業,助力漁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湛江金鯧魚除滿足國內消費外,凍品和加工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等國家,已經占有一定的國際市場份額,可望塑造挪威三文魚一樣的產業發展路徑。然而,與挪威三文魚等國際高端水產品相比,金鯧魚在品牌溢價、精深加工和市場拓展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要加強產業培育,進一步打造“挪威有三文魚,中國有金鯧魚”的品牌影響力,“媒體+”《實施方案》適逢其時。
“湛江農海產品有產品優勢,缺少品牌優勢,‘媒體+’補了湛江的短板。”湛江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深諳“媒體+”的價值,他高興地告訴記者:“粵西是羅非魚的主產區,以出口美國為主的羅非魚產業目前正在努力拓展新市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農業農村廳的支持下,國聯水產在鏈博會上剛剛與百勝集團簽約,羅非魚即將走進肯德基。新市場需要下功夫培育,通過‘媒體+’行動,講好羅非魚故事,一定能讓消費者迅速形成羅非魚消費共識。”
恒興水產董事長陳丹告訴央廣網記者:湛江正在發展海洋牧場,海洋牧場必須生產與市場兩手抓,甚至把市場挺在生產前面,養在湛江,賣向世界。湛江海洋牧場產品如何走向世界,“媒體+”是重要依托。要通過“媒體+”講好海洋牧場的故事,“喊全球吃湛江海洋牧場產品”,為湛江打造享譽全球的海洋牧場品牌。
業內人士表示,湛江市推出的這份實施方案,不僅為全省其他地區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更為海洋牧場的品牌打造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相信在“媒體+”的推動下,湛江的“百千萬工程”將依托海洋牧場的蓬勃發展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為廣東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