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印發通知,宣布全省于4月15日起正式進入汛期,較去年入汛日期(4月4日)偏晚11天。通知指出,當前,廣東省已進入強降雨、強對流多發季節,各地各部門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強化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和風險意識,立足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扎實做好三防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通知提出五點要求。

一是加強值班值守,確保指令暢通。各地各部門要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傳遞及時高效。要強化災情、險情信息報送,堅決杜絕遲報、漏報、瞞報。

二是加強監測預警,強化風險研判。各地各部門要盯緊雨情水情風情變化,及時發布暴雨、洪水、臺風、地質災害、山洪災害等預警信息,強化分鎮短臨預警、暴雨重現期預警,嚴格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預警“叫應”機制,確保預警信息通過多渠道傳遞至基層,傳達到戶、到人。各級三防指揮部要加強綜合會商,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強化各項措施落實。

三是全面排查隱患,落實防御措施。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中小河流、病險水庫、城市低洼易澇區、在建工地、危舊房屋等重點部位風險隱患的動態排查治理,做到發現一處、整改一處。要加強水利工程調度,嚴禁汛期水庫違規超汛限運行。要加強城市排水管網疏通和排澇設施檢修維護,確保排水暢通。要提前制定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安置方案,把“提前避讓、主動避讓、預防避讓”落到實處,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

四是強化應急準備,提升處置能力。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強化部門協作聯動,提升預案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要充分做好搶險救援隊伍、物資裝備、應急通信等準備和前置工作,切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出現險情后,要迅速組織搶險救援,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五是加強宣傳引導,凝聚社會合力。各地各部門要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及新媒體等渠道,主動發布汛情及防御工作信息,廣泛宣傳防汛減災知識,提高公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強輿情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營造全社會合力防災抗災的良好氛圍。

據介紹,為切實做好2025年廣東省三防各項工作,進一步強化三防責任落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條例》有關規定,4月10日,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對省、市三防責任人和省管水利工程、重點防洪城市、省十大堤圍、主要蓄滯洪區、大中型水庫防汛責任人名單予以通報。(王雅蝶)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