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該廳近日和省文化廳、省體育局、省旅游局聯合印發了《廣東省南粵古驛道線路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下稱《古驛道總規》)。
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文件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和推動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的行動綱領,也是開展南粵古驛道線路規劃建設的重要依據。根據省政府要求,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旅游、體育、文化等方式,為大眾提供優質的公共生態產品,以道興村,助推鄉村振興。而根據文件制定的目標,至2025年,古驛道將帶動1320個貧困村的建設和振興發展。
202處古驛道成全省六成貧困村發展新動力
南粵古驛道,即廣東省的古驛道。經初步摸查,廣東發現的古驛道及附屬遺存有202處,在過去,它們是當年的軍事之路、商旅之路,也是民族遷徙、文化融合之路,更是廣東歷史發展的重要縮影和文化脈絡。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馬向明表示,古驛道的歷史是一部過去的繁華史,但由于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變更,這些文化遺存大多分布在邊遠地區,而這些被工業化和城市化遺忘的地區,恰恰又是廣東貧困鄉村分布密集的地區。據統計,古驛道兩側各5公里范圍內覆蓋貧困村數量為1320個,約占全省貧困村總數(2277個)的60%。
《古驛道總規》明確提出“兩年試點,五年成線,十年成網”的總體目標,至2025年,全省將規劃建設11230公里的古驛道網絡。同時,建成24個重點發展區域,1200多處人文和自然發展節點,59個區域服務中心,252個一級驛站;帶動248個古驛道文化特色鄉鎮、416個古驛道文化特色村落、1320個貧困村的建設和發展。
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規劃與交通組織總監唐曦文表示,在《古驛道總規》的編制過程中,廣東還借鑒了歐洲、美國和日本在文化線路保護上的經驗,把整個廣東省南粵古驛道歸納成6條重要的線路,這6條線貫穿在整個廣東省南粵古驛道的大框架,并且與綠道、風景道、水道等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走得通、看得見的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