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創交會現場展示的無人駕駛船。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攝
南方日報訊 5月26日,2017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在廣州開幕。“創交會”首日即迎來了“開門紅”,成果交易與技術對接異常活躍。“創交會是談合作和交流技術的大舞臺。”前來參會的國際投資者如是說。
據統計,“創交會”開幕首日即有12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約,涉及金額超過10億元。
連接國內外 “創交會是談合作和交流技術的大舞臺”
“太真實了,我不敢往前走了!”在港澳臺展區,一群戴著VR眼鏡的體驗者被虛擬場景“真實”得嚇出一身冷汗。體驗者們可以從VR眼鏡中看到從454米高的廣州塔頂鳥瞰廣州城區的全景,而腳踩的是廣州塔頂最外圍的鋼架。“根本不敢往下看,感覺稍微沒站穩就會跌入高空。”
記者了解到,這是廣州慧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的“VR快客”產品,可以于移動端快速生產VR全景作品。
“許多企業僅有VR眼鏡設備,缺的就是真實的場景畫面,難以讓體驗者感受到身臨其境。”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公司的產品總監和技術總監都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在大學計算機系里通過3D骨架實景貼圖,研發了更真實細膩的紋理和光影效果,實現了高清精準的VR全景成像,專門為地產公司、家具企業、產業園區、景區制作VR全景場景。
據悉,去年上述團隊在廣州注冊了公司,他們希望在創交會上,對接到更多有需求的企業。
同樣前來尋求合作的還有來自比利時Robojob公司的相關負責人Luc先生,廣州巨輪智能公司已經成為其公司的合作伙伴。
“就像賽龍舟,我們方向一致,合作向前速度更快!”Luc先生多次前來中國,他表示選擇廣州的巨輪智能公司,一方面是因為廣州有力的扶持政策和市場,另一方面是與該公司目標一致,技術應用型強。廣州的同事紛紛表示Luc先生是個“廣州通”,而創交會是他第一次參加。
“創交會對企業來說是很好的展示平臺。”廣州巨輪智能公司負責人說,創交會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這兩天,很多項目的簽約其實是在結束后,他們與Robojob公司的合作,創交會也在其中起到了“牽線搭橋”的作用。
瞄準“一帶一路” 穗企“牽手”烏克蘭頂尖技術專家
26日早上,廣鋁集團的一位業務經理最大的收獲與兩位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材料問題研究所的專家“牽手”,把他們請到了公司。
創交會上的“一帶一路”展區,展出了來自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6個國家以及港澳地區科技合作項目近89項。
廣東—獨聯體國際科技合作聯盟區域市場部副主任梁成法告訴記者,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材料問題研究所掌握了多項世界領先的金屬材料、新材料焊接技術。
例如,低溫焊接及壓力焊接使用納米金屬薄膜的金屬和非金屬材料項目。該技術主要通過使用厚度為100—150毫微米的納米金屬薄膜將陶瓷、藍寶石等非金屬材料焊接表面金屬化,接著用熔融金屬焊料焊接噴鍍過金屬的材料,或通過塑性金屬墊板進行壓力焊接。“通過準確劑量的焊料,得到結實、薄而精準的焊縫,提高焊接效率,是該技術的最大特點”。梁成法介紹道。
“正巧,廣鋁即將推出新產品,一直在尋該項技術。這位經理就和專家在這聊了一早上,畫了好幾張技術草圖呢。”梁成法透露,兩位專家已經決定創交會閉幕后就到廣鋁工廠實地考察,與工程師面對面制定進一步的研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