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

          “互聯網+政務服務” 廣東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2017-05-08 08:40:00來源:南方日報

            據南方日報報道:近日,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等機構發布的《2016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報告》顯示,廣東在全國省級政府效率排行榜及“公共服務及政府規模”排行中居首;深圳、廣州、珠海、東莞、佛山、江門、惠州等進入地級市政府效率100強。政府效率的領先,與改革開放以來廣東肩負使命和任務,馳而不息推進政務公開的實踐和創新密不可分。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發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在政務公開等方面大膽推進政府自身建設和改革,全面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持續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筑牢基礎。

           

            部署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據權力清單,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落實

            到2020年,全省政務公開廣度、深度、參與度顯著增強,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體系基本形成,信息發布、解讀、回應聯動水平明顯提升,“互聯網+政務”平臺較為完善,公開制度規范與體制機制較為健全,基本建立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人民群眾需求相匹配的政務公開新格局。

            ——《關于我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

           

            全面落實“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

            “2017年3月,廣州,西村水廠,水質優,水量比較充沛。”點擊廣東省政府網站重點領域公開信息專欄的飲用水源水質按鈕,頁面彈出的全省各地飲用水源水質情況一覽無遺。早在2013年,廣東省就緊扣民生和社會關注,深入推動行政審批、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保障性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價格和收費、征地拆遷、高校,以及醫療衛生機構、科研機構、文化機構、國有企業信息等領域信息公開。

            “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是廣東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重要原則。2016年9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我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政務公開廣度、深度、參與度顯著增強,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體系基本形成。

            2015年—2016年,廣東省各級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總量達651.94萬條。2016年,廣東省各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5104宗,其中,當面申請24121宗、占53.5%;全省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復議案件1408宗,被依法糾錯245宗、占17.4%,行政訴訟案件727宗,被依法糾錯65宗、占8.9%。

            賬本越來越細,才能讓群眾越看越明白,推動陽光政務落到實處。近年來,廣東省實現了全口徑公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保基金預算,將總預算和部門預算細化到項級科目,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細化到款級。2016年,省級預算草案編制專項資金說明和項目庫表,集中公開50項、涉及金額648億元的專項資金明細,并將申報、審批、分配、公開、監督等全過程主動向社會公開。

            政務公開,最終是要實現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資金量大、利潤豐厚的工程建設領域,一直是腐敗高發區。“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礎建設計劃投資7000億元,年均超千億元。如何在如此龐大的工程量里切實防范“公路修起來,干部倒下去”?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將廳機關159項、下屬單位175項廉政風險較高的業務全部納入陽光政務建設,特別是對原屬依申請公開的“交通建設專項資金分配計劃”“工程重大設計變更批復”等自由裁量權較大的重要事項,全部上網公開接受監督,獲得辦事企業和群眾廣泛好評。

            近年來,廣東省行政機關政策解讀和輿情回應的及時性、主動性不斷提高。有關部門緊扣公眾需求,通過新聞發布會、訪談介紹等形式解讀政府政策、回應社會熱點,積極辦理和答復網友通過人民網、南方網、奧一網等網站給省長、市長的留言。2016年,廣東各級行政機關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達67824次。

           

            一紙“清單”最大限度滿足

            公眾知情權

            從今年1月1日起,廣東省全面取消機動車年票制,讓群眾真正得實惠。早在一年前,關于機動車年票制度的爭議就此起彼伏,社會上有人質疑年票制的合法性和資金去向不明等問題。年票制何去何從?有關部門和地市問計于民,廣泛征求意見,深入研究分析,頻頻回應社會公眾的訴求和疑慮,最終取消了年票制。

            決策公開是政務公開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省加快推行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公用事業等重大民生決策事項民意調查制度,加強具有廣東特色的新型智庫體系建設,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推進專家信息和論證意見公開。同時,在決策作出后按照規定及時公開議定事項和相關文件。

            “三張清單”明確了政府權責,厘清了政府市場的邊界,最大限度滿足公眾知情權。截至2016年底,廣東省全面推行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制度,基本完成市縣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編制和公布工作,完成試點部門和地區縱向權責清單編制工作。按照國家部署,全省各地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主動公開省級政府投資的重大項目信息公開100項,做到審批前公示、審批后公告。

            當前,廣東省行政審批標準化加快實施,修訂發布了《廣東省行政許可事項通用目錄(2016年版)》,新取消省級行政審批事項122項,清理規范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126項,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改革扎實推進。

            群眾、企業滿意是政務公開的“試金石”。在廣東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戰中,有關部門及時公開政策措施文件,做好認定標準及申報程序公示,公開扶貧資金項目申報指南、評審結果及資金安排,公開精準扶貧脫貧考核結果、貧困退出情況,完成176.5萬名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群眾認可度高。

            在推進減稅降費方面,廣東省制定了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全國性考試費目錄清單,嚴格執行取消、停征部分政府性基金及擴大免征范圍,全省地稅實際減免各項稅費1523億元,為企業減負逾140億元。

           

            全力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

            “少跑很多地方,實現進一個門,辦齊多家事。”前來珠海斗門區乾務鎮綜合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房屋確權的劉大爺對“一門式一網式”服務贊不絕口。當地推動鎮級“七所八站”業務部門合并為綜合服務窗口,整合網上統一申辦受理平臺,讓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為了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廣東省緊緊圍繞“一門在基層”的改革理念,全力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目前,全省覆蓋市縣鎮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已建成21396個政務服務大廳(站)。其中,地級以上市28個,縣(市、區,含功能區等)130個,鎮(街)1323個,村(社區)19923個,為群眾提供“即來即辦”和“就近代辦”等服務。

            廣東省出臺的《關于在全省推廣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的實施方案》要求,打破部門界限、政務藩籬和信息孤島,真正實現一扇門、一張網辦事,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截至去年底,“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已在廣東省全面推開,全省行政審批事項網上全流程辦理率達76.7%,省網上辦事大廳覆蓋至鎮街。

            改革一小步,政務公開邁出一大步。“一門式一網式”制約了部門權力,大幅壓減自由裁量空間,實現全程留痕、過往可溯、進度可查,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上門辦事的群眾享受到“一站式”服務,辦事程序精簡,辦事環節減少,辦理時限縮短,“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現象得以杜絕。

            在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之一的深圳前海,地稅局將大量稅源管理等部門負責的后端事項,前移到辦稅服務窗口辦理,260多個事項實現即辦,40個非即辦事項實現同一窗口收件和取件,納稅人填報時間縮短近40%,真正實現“一口辦、網上辦、馬上辦、限時辦”,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既讓政務“上云端”,又讓服務“接地氣”。通過改革,建立起公開、透明、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更好地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引導廣大群眾投身創新創業的時代浪潮。

            2013年181萬戶、2014年224萬戶、2015年279萬戶、2016年351萬戶……隨著各項改革的深入推進,近年來,廣東省企業數量呈現全面井噴式增長。僅2016年,全省日均誕生新企業2160戶、增長29.03%,約占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戶數的15%。

            與此同時,廣東省不斷強化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近兩年陸續完成全省政府網站普查和商業廣告清理工作,關停不合格政府網站472個,關停不合格基層部門網站377個,“僵尸”“睡眠”網站已消除。在2016年全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省政府門戶網站獲評“優秀”。

           

            來自一線

            佛山禪城實現審批服務信息實時流轉、共享

            “一門式”政務服務讓群眾少跑腿

            “以前辦一張準生證,要到居委會開證明,手續繁瑣,花費數天。現在來服務中心窗口半小時就可辦好。”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一門式”辦事大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在2014年3月,禪城區就開始探路“一門式”改革,秉承著“群眾、企業辦事做減法,政府服務做加法”的態度,依托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政務服務“一窗”受理或辦理,有效緩解群眾辦事難的問題。

            過去,群眾辦理事項涉及跨部門、跨層級審批,大多采取前置審批、串聯審批的方式,群眾需要反復提交申請材料,多部門跑腿蓋章導致“公章旅行”,審批效率低。“一門式”改革把過去的線下串聯審批變成線上并聯審批,實現了跨部門、跨層級的協同審批、關聯事項審批等。改革后,窗口平均辦理時間減少了47.49%,群眾辦事等候時間減少50%,事項平均承諾時限減少了32.27%,570個事項共減少材料1126份。

            事實上,在臺前“一窗”受理的同時,后臺也實現了所有窗口都能辦理跨部門、跨行業事項。禪城區以“三單管理”作為權力源、裁量權梳理的基礎,推動部門清空“灰色空間”、標準化配置到系統流程中,前臺與后臺審批聯動,審批服務信息實時流轉、共享。

            改革之初,禪城區對行政服務中心“動了大手術”,將過去以部門業務劃分的“專項業務辦理窗口”合并為“綜合服務窗口”,對進入“一門式”系統的全部事項實行“一窗”受理或辦理。同時,服務中心對綜合服務窗口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使其勝任跨部門、跨行業、多業務的綜合審批服務工作。

            資源共享、業務協同是“一門式”改革的鮮明特色。“一門式”綜合信息平臺通過后臺系統跳轉、對接等技術,將原來分散的10多個部門的24個條線審批服務系統聯結整合在一起,實現了多部門間業務協同辦理和信息互聯共享,打破了長期以來政府部門之間業務不協同、系統不關聯、信息不共享,甚至一個部門之間信息都無法共享的突出問題,辦事平均縮短了6.5個工作日。

            值得一提的是,禪城區將身份證、戶口簿等經常重復提交的基礎證明材料進行拍照、掃描并沉淀入庫,建立基于居民身份證號為索引的歷史信息檢索和共享機制,推進身份證“一證通”辦事、“一張表”共享。以民政業務為例,低齡、老齡、優撫安置、社會救助、救災等五類業務28個事項的14類表格被合并成一張表,實現姓名、性別、年齡等10類基本數據的共享,在平臺上對其他部門實現信息通用。

          編輯: 王雪薇
          關鍵詞: 廣東;政務公開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午夜性爱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区夜久久 |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 午夜福利视频欧美日韩一区 |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 | 午夜色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