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隨著廣州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廣州投資、投資、經商、就業、讀書和旅游。5月10日,為了解廣州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法》實施情況,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視察組前往天河區、越秀區、白云區開展了集中執法檢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指出,要結合廣州實際,建立統一的外國人登記和檔案管理制度。
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經廣州各口岸入境的外國人達269萬人次,占全國總量的9.5%。廣州市每天實有外國人約8萬人,最多時(廣交會期間)接近12萬人。截至2017年4月25日,廣州共有在住外國人8.8萬人;來自世界六大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亞洲國家占54.1%,非洲國家占17.0%,歐洲國家占11.5%,北美洲國家占11.5%,大洋洲國家占3.2%,南美洲國家占2.7%。
自2013年7月1日出境入境管理法施行以來,廣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開展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
比如天河區,目前轄區內常住外國人口數、外國駐穗總領事館數、涉外單位數均居全市第一,就采取“互聯網+”的方式來準確摸清全區外國人的“底數”。天河區副區長黃凱旋介紹,目前由天河區公安分局牽頭建立了每日網上數據督查制度。對新入住的外國人要登記,3日內回訪,對重點國家外國人則每10日一走訪,做到“人來登記、人在走訪、人走注銷”。
越秀區的登峰街、寶漢直街、礦泉街秀山樓均設置了外國人綜合服務中心。白云區金沙街從住宿登記為切入點,建立了一套社會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