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報道:2016年廣州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曬年報季已開啟。截至5月8日,廣州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共400家,已經披露2016年年報的企業有383家,比例達到95.75%。
記者梳理發現,廣州新三板企業無論從掛牌企業數量,還是企業吸金能力、創新能力相比去年均有較大增長。企業營收規模、營收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等數據都優于蘇州、杭州,遠超天津、重慶。
數據顯示,全市掛牌企業數量達到400家。已披露年報的383家新三板企業里,實現盈利的企業有316家,占比82.51%。企業平均營收1.71億元,超越全國已披露新三板企業的平均水平(1.6億元)。
所有企業2016年實現營業總收入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54.42億元和32.48億元。相比2015年,分別增長了24.08%和64.71%。其中凈利潤增長率64.71%更是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中排名第一。
科技“新貴”占“財富榜”半壁江山
除上述提到整體業績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外,廣州最賺錢前十大新三板企業的盈利也大幅增長51.69%,合計8.54億元。
數據顯示,廣州塔成為一匹“黑馬”,“登頂”2016年度最賺錢的新三板企業。2016年營收達到4.92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18億元,同比增長率310.42%。
廣州塔于今年2月13日正式掛牌新三板,實際控制人為廣州市國資委。主營業務為旅游景區規劃設計、開發管理,主要為游客提供廣州塔特色觀光旅游服務及配套休閑、高端餐飲、紀念品銷售服務以及包括高端會展、廣告、婚慶等在內的各類增值服務。
據廣州塔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塔共接待登塔游客182.38萬人次,同比增長36.7萬人次,增幅25.25%;門票、游樂收入實現2.86億元,餐飲累計營業收入8525萬元。
記者發現,廣州塔“搶占”了2015年凈利潤最高的新三板企業凱路仕的位置。凱路仕主要從事自行車整車的研發設計和銷售。雖然企業凈利潤已從2015年的7422萬元提高至2016年的9111萬元,但其2016年也只能排到第四位。
在凈利潤排行榜前十位中,瑞立科密、凱路仕、康澤藥業、廣電計量連續兩年上榜。新進前十位的掛牌企業多達6家。無論是繼續穩坐前十的企業還是財富榜“新貴”,前十榜單中有一半企業屬于創新型科技企業。
例如,為各類精密儀器提供專業檢測服務以及檢測裝備研發的廣電計量,得益于搶占高端業務市場,加快全國實驗室戰略布局,公司2016年營收、凈利潤雙雙增長迅速,凈利潤大增54.78%。
新進榜單的永順生物,主要從事重大動物疫病疫苗和一般動物疫病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動物疫病疫苗生產技術的轉讓。擁有12項新獸藥證書10項發明專利。
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上市服務部相關負責人分析,目前全國新三板企業已遠超萬家,隨著年報披露已經告一段落,新三板市場的大洗牌必將出現,“一切靠業績說話。”
按所屬分層來看,發布年報的基礎層企業和創新層企業分別為352家和31家。
“創新層企業和基礎層企業的層間切換成為自然常態。以廣州科技創新企業當前的勢頭,進入創新層企業有望更多突破。”分析認為,未來新三板改革的重點是完善市場分層,通過分層和降低投資者門檻,把交易、投資者準入門檻與市場監管等有機聯系起來,為眾多的掛牌企業提供差異化制度供給。政策紅利也必然優先釋放給新三板的“名優”學生——創新層乃至精選層。
企業持續“吸金”能力更強
2016年的廣州新三板企業,不僅“尖子生”更優了,而且“普通生”也不甘落后,整體賺錢能力更強、分布更平均。
為了進一步評估廣州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含金量”,將企業范圍縮小到規模以上企業。即營業總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和凈利潤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
數據顯示,營業總收入1億元以上企業數量共計160家,占比41.78%。凈利潤1000萬元以上企業數量共計146家,占比38.12%。
統計發現,營業總收入規模達1億元以上的160家企業,其2016年收入平均增速為51.96%;凈利潤規模1000萬元以上企業(146家),2016年平均凈利潤增速130.65%。
如果以增速達到20%作為企業是否高速成長的分界線的話,160家大塊頭企業中,有88家(55%)企業屬于高速成長企業。146家凈利潤持續增長的企業,有103家(70.55%)展現出良好的可持續成長性。
上述上市服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搜集梳理了杭州、蘇州、天津及重慶等地區的新三板企業發展數據,廣的企業無論從發展體量上還是賺錢速度上,都優于以上地區。
據悉,去年來,廣州市將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納入全市創新驅動戰略責任考核指標,制訂了《2016關于加快推動科技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的工作方案》,成立了“新三板掛牌工作小組”。各區紛紛為企業掛牌上市提供咨詢對接、分階段經費補貼、融資服務等“全包”服務,加速促進科技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實現快速發展。
高新企業撐起新三板“廣州板塊”
截止4月28日,廣州40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有303家,占比近76%。
對比全國新三板掛牌企業和廣州掛牌企業的創新能力單項指標和總體得分情況的平均值情況,廣州掛牌企業在研發投入凈額、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技術人員占總員工比例等三個維度上遠遠高于全國水平。
2016年度,廣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739家,有866家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企工業總產值4807億元,營業總收入7955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1090億元。
廣州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有2家成為世界企業500強,10家成為中國企業500強,4家成為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10家成為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全市共有89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境內外主板上市。
按照廣州掛牌公司數量梳理發現,盛產新三板企業的前十大行業依次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批發業、專業技術服務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零售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總計占所有400家被統計掛牌公司數量的68.25%,新三板企業創新能力明顯。
例如,掛牌數量最多的依然是來自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企業,共85家。總股本達到3379.27萬股,總營業收入達到10808.42萬元。
一系列新興產業基地成為企業迅速成長進入資本市場的沃土。目前廣州已建有信息、軟件、生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業、綜合性高技術產業等6大國家級高技術產業基地,獲得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等6個國家級示范城市稱號,共有新能源汽車等6個基地被認定為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