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進入5月,各地迎來大學生就業高峰期。創業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生的新選擇,而電商成為大學生首選的創業方向。缺少信貸記錄的大學生創業者,本不是信貸行業的寵兒;但現在,通過平時的無現金交易,大學生電商創業者也能積累信用,并藉此獲得較高額度的貸款。
螞蟻金服最新數據顯示,大學生電商創業者中有28%使用過網商銀行貸款服務,人均每年貸款金額7萬元,年平均借貸12筆。其中,廣州、深圳、杭州、上海成為用貸款進行電商創業的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同時,大學生電商創業者貸款不良率僅為0.2%,約為信用卡平均不良率的1/9。
從日入200到年入千萬,無現金交易成催化劑
“青橙”是一位95后創業者,她的網店現在年交易額突破千萬元。但在剛開始創業的前6個月,她每天的交易額只有200元,利潤只有十幾塊。會計專業的青橙知道,資金周轉順暢是企業活下去最重要的因素,但錢從哪里來?
絕望時,青橙發現自己每天點點滴滴積累下來的100多筆交易成為了寶貝,網商銀行的貸款條件仿佛為她量身定做:根據這些交易數據,評估其信用,并為其提供7萬元的額度,無需抵押,利息也與信用卡差不多。
靠著這筆錢,青橙采購了冬季款并開始嘗試直播的推廣形式,并借助雙十一促銷,在年底時終于資金周轉進入良性循環。2年來,網商銀行總共為青橙提供了261筆貸款,青橙沒有一筆逾期。青橙也成為全球首批無現金聯盟商戶。
不良率僅為信用卡1/9的秘密:信用+風控
和青橙一樣,很多大學生電商創業者,芝麻信用高、借貸次數多,但還款及時。
2016年大學生電商創業者使用貸款進行經營的人數是2013年時的7.5倍。而據網商銀行的數據,大學生電商創業者的貸款不良率僅為0.2%,是信用卡平均不良率的1/9。
低不良率一方面是因為大學生創業者對信用的重視,同時也是網商銀行風控策略的體現:依托用戶支付、消費、交易等點滴行為,網商銀行創建了100多項預測模型和3000多種風控策略,讓創業者能無需抵押、無需擔保,靠積累的信用就能獲得金融服務。
與此對應的是,芝麻信用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畢業的大學生,芝麻信用平均分比全國整體平均分高48分,大學生賣家的平均分比整體高出22分,屬于高信用群體。
4月,螞蟻金服聯手聯合國環境總署推出無現金聯盟,倡導商家多使用無現金交易,讓每一筆交易都能轉化成數據,為原本沒有征信數據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建立起信用體系,未來還將推出“多用多貸”服務,大學生創業貸款難得問題將有望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