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洋網報道,昨天是“五四”青年節,廣州市血液中心的獻血車開進海珠區生物島的生物科技企業,200多名科研人員獻血,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獻血,有的人12年獻血17次、6400ml。同時,還成立了廣州全國首個企業獻血公益組織。
廣州達到發達國家獻血水平
昨天在生物島“金域醫學檢驗”的獻血現場,記者看到,200多名員工正在排隊獻血,他們大多是醫藥行業的研究人員。例如從事檢驗檢測的陳白雪博士,從2005年大一時第一次獻血開始,12年來已經獻血17次,達6400ml。
廣州市血液中心副主任汪傳喜介紹,2016年,廣州獻血人數37萬人次、獻血總量超53萬單位、全血107噸,血小板6.5萬治療劑量,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二。同時,廣州的獻血率全國最高,達到28/1000,達到發達國家獻血水平,幾乎是全國是10/1000的三倍。
外地病人用血占53%
雖然廣州的獻血量全國第二,但用血還是緊張,因為“廣州醫療資源集中,占了全國百佳醫院的1/10,不少外地、外省病人到廣州求醫,使得各醫院用血需求不斷加大,其中血小板的需求量幾乎占全省需要量的2/3。平均每天至少1000人的獻血才能維持血液供應穩定。”汪傳喜介紹,廣州的血液53%是外地患者使用的,47%才是本地患者使用,“但為全國患者服務也是我們的義務。”
團體性獻血量上升
據介紹,以往,廣州的血液來源主要是街頭獻血,占到70%,“但不夠穩定,受到天氣、人流量等原因的影響,例如日常全市平均日街頭獻血為1300人次左右,但昨天天氣不好,就只有500多人。而以廣州平均每天要有1000人獻血才能滿足需求。”
汪傳喜介紹,未來血液中心將大力開拓類似金域等這樣的單位、高校的團體獻血,“團體獻血更穩定、更安全,組織成本更小,效率更高。”
此外,昨日是第五屆費森尤斯卡比中國機采血小板獻血日。此次獻血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無錫和徐州等全國6個城市舉行,共有155名青年同時參與獻血,一共捐獻了84個單位的機采血小板及20個單位的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