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今晚,廣州地鐵18號線第二次環評將正式結束,未來能否增設體育東路站成為焦點。記者昨天了解到,除了市民反映設站愿望,專業人士分析,設站后可改善未來5條地鐵線路的“換乘難”問題,“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時間效益都是可取的”。
與此同時,天河路各大商場均表態支持:希望18號線設站之余,借此機會打通正佳廣場、太古匯、萬菱匯的地下連廊。天河路商會會長謝萌表示,天河路商圈正沖擊中國第一商圈,此舉對于整個商圈乃至廣州商旅文融合發展都大有裨益。
環評反饋意見主要集中在加站
今晚24時,地鐵18號線二次環評公示將正式結束。環評單位的譚工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反饋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加站方面。其中,既有市民呼吁在體育東路加站,也有居民集體爭取在大崗欖核設站。
在論壇上,以本報報道《18號線能否在體育東路加個站》為題的帖子,回復留言已超過500層樓。據粗略統計,圍繞體育東的加站問題,超90%的網友表示贊成。
譚工說:“環保類的意見我們會寫入環評報告。對于非環保方面的意見,我們將匯總后轉交地鐵設計及建設單位,以供下一階段深化設計的參考。”
對此,有內部人士透露:“這還只是市民的一個想法而已,相關單位還沒有實際行動,只是私下聊了這個話題。為建而建,為快而快,可能會造成很多遺憾。如果有比較多的呼聲,聽取一下民意沒啥不對。”
可解決5條地鐵的換乘難問題
根據現在的規劃,18號線在天河路商圈與1號線、3號線相交但不換乘,而后兩者都是廣州地鐵客流密度較高的線路,日均客流量在100萬人次以上。
橫貫東風路、黃埔大道的東西干線13號線,與1號線、3號線也是相交不換乘,僅在冼村和18號線換乘。未來,3號線“石牌橋-天河客運站”將分拆為10號線的一部分,換言之,13號線的客流將無法與1、3、10號線直接轉換。
倘若18號線能在體育東路設站,將可一次性解決這兩個問題。“通過18號線體育東路站,把1號線體育中心站、3號線石牌橋站串聯起來,益處多多。”一位內部人士說,“加這一個站,串聯了中心區域三條線路,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時間效益都是可取的。”
另一方面,13號線的客流可通過冼村換乘18號線,到體育東路站換乘1號線和10號線,到廣州東站換乘3號線。盡管要換乘兩次,但總比完全不能換乘的好。
打通天河
商圈地下連廊
目前的天河路商圈核心區,地鐵與地下商業的結合主要集中在體育西一側,通過體育西路地鐵站接入天河又一城、時尚天河地下空間,并接通廣百中怡店、天河城。而體育東路一側,雖然體育中心站、石牌橋站也分別連接了正佳廣場和時尚天河、太古匯和萬菱匯,但彼此之間卻無法連通。而且,正佳廣場、天河城、天環廣場、太古匯、萬菱匯之間均存在隔斷。
廣州天河路商會會長、正佳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表示,體育東路站和地下連廊的建設,對于整個天河路商圈乃至廣州商旅文融合發展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