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東樺農場的互動室里,一名社區矯正人員正在玩沙盤游戲!八x擇了一個房子,說明她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安穩的家。”社工解釋說。近日,位于白云區鐘落潭東樺農場的過渡性安置基地和社區矯正基地揭牌,這是廣州首個市級特殊人群過渡性安置基地。
該安置基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社工組織提供服務,主要為廣州市刑釋人員中的“三無”等重點人員提供過渡性救助、教育培訓和就業安置等服務并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參加社會公益服務的場所。
筆者看到,占地280多畝的東樺農場有蔬果種植區、魚禽養殖區、文體活動區等,其中綜合樓面積近2000平方米,設有個案室、互動室、矯治室、培訓室、閱覽室、多功能會議廳等“十室三廳”;貎扰鋫涞纳绻そY合農場的自然條件,通過組織小組活動、園藝勞動和個案輔導,對刑釋人員和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心理調適和行為矯正。
服務對象阿文來到基地已經將近兩個月時間了,在這段時間里,基地為他提供了過渡性居住安排及生活安排。除此之外,他還不定期接受個案輔導和園藝療法疏導。現在他已經通過社工的幫助成功考取了駕照,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與社會的融合。
目前該基地內的社工一共有6名,有1名香港督導,2名國內督導。固定服務是一周兩次,但是服務對象有需求幫助,社工會增加服務時間。
廣州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共建立過渡性安置基地(點)236個,確保有就業需求的刑釋人員得到妥善安置。2016年,廣州市全市銜接在冊的刑釋人員一萬多人,安置率和幫教率分別達98%、99%以上,重新犯罪率僅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