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報道:通往南沙的地鐵18號線、22號線正進行第二次環評公示。與上月底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建設規劃相比,22號線增加了西三、東沙工業園兩個站。市民希望18號線能在體育東路和天河路交界加一站,為常年擠爆的體育西站和3號線分流,同時提升天河路商圈的舒適度和便利性。
22號線新增兩個站
22號線起于番禺廣場,經祈福新村、廣州南站商務區、西朗,止于荔灣區白鵝潭樞紐,線路全長31.0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設方式。
二次環評公告顯示,與上月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建設規劃相比,22號線由6個車站增加到8個,新增了西三站、東沙工業園站。西三站位于番禺西三村西側,現狀周邊為農地、村居和樓盤。東沙工業園位于芳村東沙港北側,未來有佛山地鐵11號線規劃經過。地鐵方面表示,在國家發改委批復建設方案之后,每條線路還要分別進行環評、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工作,待省發改委批復可后才能正式開工。在此期間,車站方案會進一步優化調整。
18號線不會破壞海珠濕地
環評報告顯示,18號線起于南沙區萬頃沙樞紐,止于廣州東站樞紐。全長約62.7公里,均為地下敷設方式。18號線經過沙灣水道和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兩個環境敏感區。本工程在沙灣水道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范圍內均為區間隧道工程,不設車站,區間均采用盾構法施工,對地面不產生影響。通過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工程建設不會對沙灣水道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水源水質產生影響。
此外,18號線以隧道下穿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不設置中間風井、主變及車站,不占用濕地面積;區間采用盾構法施工,施工期間對地表影響較小,不會破壞水文、植物、動物等,不會影響周邊生態環境。石榴崗站位于濕地公園保護范圍之外;運營過程中石榴崗站產生的污水通過處理后排入周邊市政管網,不會對濕地造成影響。
22號線設8個站點:番禺廣場、祈福、廣州南站、陳頭崗、西三、東沙工業園、西朗和白鵝潭。
如何提意見?
公示期間,公眾可以選擇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向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提意見:
建設單位: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工
電子郵箱:
1023560120@qq.com
評價單位: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譚工
電話:025-86576937
電子郵箱:tq97@jsti.com
截止日期:自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18號線為4月13日起計,22號線為4月17日起計)
關于18號線 大家的聲音
天河路商圈能否設一站?
在天河路商圈,18號線經過體育東路卻不設站,直接從1號線、3號線下面穿過。網友“danielkwong”說:“18號線路過1號線體育中心站而不換乘,有點不能理解。更不必說,體育中心站日后還能接駁3號線石牌橋站,是比較關鍵的換乘站點!蹦壳,體育中心和石牌橋站大部分客流都要涌到體育西換乘。
多位市民呼吁,18號線在體育東路設站,為常年爆棚的體育西路站減壓,讓天河路上班的市民不用擠3號線也能到番禺,客流效應比22號線新設的兩站更高。而且,車站若能設在體育東和天河路交界,可在地下打通正佳、太古匯、萬菱匯、時尚天河等大型商場和寫字樓,令人流暢行于廣州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商圈,提升天河路商圈購物的舒適度和便利性。
有聲音指,18號線定位為快線,不宜加站。反對者則認為,二者并不對立,因為18號線采用“大站快線+站站!钡倪\營模式,“大站快線”列車完全可以“飛過”不重要的站點,保證30分鐘萬頃沙到廣州東站的時空目標。相反,因不能直達目的地而輾轉換乘,額外花費的時間將抵消“快線”省下來的時間。
到底經不經欖核大崗?——不經
上星期,市民賴先生在本報官方App“廣州參考”反映,地鐵18號線經過欖核大崗等鎮,卻沒有設站,他認為該區域居住人口多,對地鐵需求大,建議設置站點。
記者留意到,上月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廣州地鐵新一輪建設規劃方案,已經可見18號線不走欖核大崗。環評最新公布的線路圖更是清晰顯示,18號線主要在南沙大道走線,與上述兩鎮的直線距離至少6公里,設站無從談起。
為什么當地居民會“擺烏龍”?主要是網上曾流傳過多個廣州地鐵規劃方案,這些多數是中間方案,不是最終定案。目前,網絡地圖上仍顯示18號線行經欖核大崗,對公眾也造成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