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珠海9月6日消息(記者張順鵬)在廣東舉全省之力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全力沖刺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歷史節點,廣東省委農辦與省委宣傳部聯合印發《“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媒體+”為核心創新點,將媒體的傳播力、連接力全方位轉化為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內生動力。

以實際行動落實“媒體+”賦能鄉村振興,9月4日至5日,由品珍科技攜手東方甄選生鮮號聯合打造的白蕉海鱸溯源直播專場在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火熱開啟。

本次活動以“源頭鮮活、冷鏈速達”為核心,實現了生鮮電商與產地溯源的深度融合,短時間內實現了超30萬條海鱸的市場銷量,全渠道總銷售額破800萬元。這一場數字與新鮮并行的盛宴,不僅讓全國消費者直連白蕉漁港的“第一手鮮”,更為珠海斗門加快打造“百千萬工程”主戰場注入了澎湃動力。

白蕉海鱸作為珠海首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一直以來以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而廣受消費者喜愛。本次發售的所有海鱸均為九月當季新鮮捕撈,并得到白蕉鎮漁業協會全力支持,真正實現從漁船到餐桌的無縫銜接。

溯源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在直播現場,主播深入原產地展示海鱸捕撈、分揀、冷鏈發貨全過程,鏡頭另一側,漁民們正熟練地將鮮活海鱸進行分類處理,確保發出的每一條魚都保留“活水鮮氣”。通過“直播溯源+實時捕撈+48小時極速達”模式,品珍科技真正做到了讓消費者“所見即所得”,實現“鮮魚從水中直達家中”的承諾。

作為全國最大的海鱸養殖基地,斗門海鱸養殖面積超過3.9萬畝,年產量占全國60%以上,是珠海農業名副其實的“金名片”。近年來,在“龍頭企業+基地+漁戶”產業模式推動下,白蕉海鱸已形成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的全產業鏈條,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這一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珠海市財政每年設立400萬元海鱸產業化專項扶持資金,更在今年2月推動中國(珠海)白蕉海鱸產業示范園正式揭牌,標志著產業步入國家級平臺支撐新階段。

品珍科技作為產業鏈數字化賦能者,正在用創新模式為這一傳統產業注入新動能,推動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的良性循環。品珍科技創始人兼CEO陳翠穎表示:“此次溯源直播不僅是一次生鮮產銷對接的成功實踐,更是品珍以數字科技推動農產品上行的創新探索。溯源直播的成功印證了廣東水產在全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目前,品珍科技旗下“御鮮鋒”品牌已研發多款海鱸預制菜產品,進一步助力農產品向高附加值食品化轉型。未來,品珍科技將持續深耕“直播溯源+數字供應鏈”的模式,并依托“粵菜師傅”工程,加速推動水產預制菜研發,讓更多優質廣東水產走向全國餐桌,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更便捷、更安心的生鮮消費體驗。

編輯:羅世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