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投入使用的福州市社會福利中心。
目前,福州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總人口15.6%,養老已成為社會民生的熱點話題之一。福州市最大的養老中心今年將投用,養老機構內可刷社保卡看病……隨著多層次養老機構建設的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推行,福州市各類養老利好消息不斷,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隨之增強。
公建民營
市社會福利中心年內投用
坐落于倉山區建新鎮金塘支路麥浦工業區內的福州市社會福利中心,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我市目前建設規模最大的養老中心。項目總投資3.66億元,總建筑面積57000多平方米,內設床位1500張。該項目的施工單體于去年建設完成并通過驗收,現正進行永久用電建設和配套道路建設,預計年內可全面投用。
記者日前來到現場探訪時,一下子就被市社會福利中心的人性化設計所吸引。只見中心由5棟建筑組成,其中一號樓為軍休樓,二至四號樓為養老公寓樓,五號樓為康復樓。中心的廣場上設有一條連廊,連通著二號樓至五號樓,既能在天晴時作為景觀休閑長廊供人休憩,也能在雨天時起到遮擋風雨的作用。據市民政局基建辦主任陳如光介紹,園中配置了綠蔭小道和屋頂花園,景觀綠化率達到30.1%,下一階段還將增設門球場和健身器材區,為老人們打造良好休養環境。
進入大樓,這里的適老化設計更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為方便輪椅進出,設計更為寬大的房門;為防止老人磕碰,所有墻角都貼上了防撞警示條;為照顧老人上下樓,臺階的坡度較平緩,并特別設計了雙層扶手等。“我們還在部分樓層設置了公共浴室,既能滿足可自理老人的淋浴需求,也能方便護理人員幫助失能老人洗澡。”陳如光說。
在建設過程中,該中心充分考慮到養老服務需求,推行醫養結合模式。除了在每個床位上安裝呼叫系統,還按照一定比例設置了含有供氧系統、呼叫系統和點滴輸液系統的醫療設備帶,讓有輕微病痛的老人不出中心,就可享受到基本的醫療服務。
陳如光表示,中心未來將采取公建民營的管理方式,引進優質的養老機構和三甲醫院,不僅滿足老人的生活照料,還為他們提供健康管理、醫療康復、娛樂休閑等全方位優質服務。
在福州市社會福利院醫務室,老人可持社保卡交費看病。
醫養結合
養老服務水平日益提升
“醫療機構不能養老,養老機構不能看病”,一直以來都是養老一大難點。為方便養老院老人就醫,實現“養中有醫”,我市積極推進養老和醫療資源結合,引導養老服務機構與周邊醫療機構簽訂協議,開通綠色通道,形成“聯營式”“內設式”“協議式”等多樣化的醫養結合發展模式。
福州市社會福利院建院之后就建起了醫務室,并于2011年掛靠福州市精神病人療養院醫保系統,今年1月開通醫保系統專戶。然而由于權限未全面開通,目前只有持福州市社保卡的老人才能刷卡,而且僅限門診結算。省醫保、異地醫保的老人只能自己到醫院取藥,或由家屬將藥送進福利院,十分麻煩。
借著醫養結合這股春風,市社會福利院如今正積極地和市級三甲醫院商洽醫療服務合作。“我們準備在老年公寓二號樓一層設立門診和康復中心,并增設住院病房,請三甲醫院專科醫生前來坐診、查房。屆時老人既可看門診又可住院,還能直接刷社保卡進行各項結算。”市社會福利院護理部主任錢小春介紹。
采訪中,老人們紛紛表示,養老機構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實現“前院看病,后院養老”,是他們盼望已久的事。
此外,針對養老機構普遍比較關心的入住老人意外傷害風險問題,我市也通過實行政府統一補助,建立老年人保險制度。“這項政策真是太好了,就像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讓我們住在這里感到很安全。”82歲的郭維新老人說。
原來,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衰退,發生摔倒、噎食、猝死等意外的風險較高,以前護理人員在照料老人時都是戰戰兢兢,一旦發生意外,對老人、家屬、護理員、養老機構等多方來說,都會造成很大損失。
《關于推行養老機構責任保險的實施意見》2016年出臺后,市社會福利院于去年2月為院內老人投保了養老機構責任保險,有效化解了養老機構面臨的多重風險隱患。
多元發展
持續推進機構養老工作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未來還將著力建設多層次養老機構,通過多元發展,持續推進機構養老工作。
按照“一市一縣一中心”的布局,我市將推進市社會福利中心、縣(市)區社會福利中心和鄉鎮敬老院建設投用。這些項目總投資約11億元,設置床位1萬張,鼓樓、長樂、連江、羅源、閩清、永泰6縣區社會福利中心以及58家鄉鎮敬老院已建成投用。
此外,我市正加大民辦養老機構資金補助力度,大力推進公建民營,推行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制度,以助力民辦養老機構發展。“我們積極引進民辦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目前落地的項目有福建海峽健康養老中心、福清靜馨嘉園養老中心等。”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陳若凡/文 陳建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