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三明市“環境友好型電網建設”啟動儀式在三明經濟開發區永安貢川工業園的觀成220kV變電站舉行。

“環境友好型電網建設”啟動儀式活動現場(鄧菲 攝)

“環境友好型電網不僅能推動清潔能源消納和利用,還能有力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更是對三明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的健全與完善。”國網三明供電公司負責人在啟動儀式上介紹道。

三明全市森林覆蓋率77.12%,擁有“中國綠都”之稱,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空氣、水、土壤質量均居全國前列。近年來,三明市通過推動清潔能源消納、電能替代、林電共安、守護候鳥生命線等系列措施,致力“中國綠都”環境友好型電網建設。“光、儲、充”一體化及“以電代油”的泰寧縣“零碳大金湖”微電網項目,每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52萬噸;以當地水電站為主力調節電源的清流縣“生態九龍溪”微電網項目,有效保障片區22.27兆瓦負荷,消納近900戶低壓光伏發電。

據悉,三明市將從“零碳”電網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林電共建、愛鳥護線、電網設備“綠色”改造等方面推行“環境友好型電網”建設。

截至目前,三明已建成42條、線路總長45公里、跨越林區面積達1635畝的政企協同聯動建立起的“林電共建共安”體系,用油茶、楊梅等替代了原有低附加價值且容易超高超限的毛竹、杉木等種植物,既保證了分布在崇山峻嶺中輸電線路安全和森林資源安全,也在為當地村民、村財增收創收的同時,構建起一道有效的防滅火生物林帶。

供電部門員工放生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蔡晶 攝)

三明明溪、沙縣、永安、尤溪等地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路線,為做到鳥類與電網和諧共生,三明不僅定期對東方白鸛、白鷴等保護鳥類的棲息地及附近輸電線路開展特巡特護,還通過加裝2244塊護線護鳥擋板,有效防止鳥類碰觸電網引發故障,也為鳥類提供安全的棲息環境。

“建設環境友好型電網,將大量研發和應用綠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積極探索電網與動物、植物、森林、草地等不同的生態系統和諧共生之路。”國網三明供電公司負責人如是說。(陳金華 鄧菲)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