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規定》將正式施行。新規出臺前,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秉持“爭優、爭先、爭效”意識,率先開展涵蓋個體工商戶登記、轉型、注銷、發展全鏈條的服務體系改革試點。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福建省為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成效顯著。截至2025年6月底,福建省實有個體工商戶551.12萬戶,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經營狀況持續改善,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數字化登記:數據多跑路 群眾少跑腿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依托“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和“閩政通”APP,率先實現個體工商戶設立、聯絡員備案等事項“全程網辦”。福州市鼓樓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稱,在指導下,不熟悉流程的人十幾分鐘也能完成操作。申請人通過手機完成信息填報、電子簽名、材料上傳,營業執照郵寄到家,實現有事“一網辦”、辦事“零跑動”。通過“閩政通APP”個體工商戶全程智能化登記的,可在自助打照機自行打印,15分鐘內完成辦理,實現“全程自助”“即來即辦、立等可取”。
福州市臺江區某餐飲店經營者陳女士感慨,過去辦營業執照要跑窗口、排長隊,現在用手機掃碼,半小時就能辦好,連店門都不用出。福建省市場監管局注冊審批處負責人表示,通過與公安、自然資源等部門數據共享,申請人無需重復提交身份證等材料,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工作人員指導經營者通過個體工商戶全程智能化登記,實現半小時就“領取執照”(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直接變更登記:轉型無障礙 老店煥新顏
針對個體工商戶規模擴大后的發展需求,2024年6月18日,福建省市場監管局聯合16個部門出臺《關于支持“個轉企”工作指導意見》,推出“直接變更登記”模式。轉型后的企業可保留原個體工商戶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成立日期及名稱字號,享受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紅利。
2024年12月9日,福州市倉山區某貿易商行鄭先生為擴大運營規模,到倉山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個轉企”登記,不到1小時就領取到新營業執照。平潭綜合實驗區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線上申報+遠程身份認證”,“足不出戶”完成“個轉企”登記,股東鄭女士表示十分方便。截至2025年6月底,福建省已有4660家個體工商戶順利轉型為企業,七成以上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制造業、居民服務修理等行業。
直接變更經營者:省心又省力 辦事更順暢
新規中“直接變更個體工商戶經營者”政策于2023年在福建落地。以往,個體工商戶變更經營者需先注銷原營業執照,再重新申請設立登記,手續繁瑣,還可能導致無形資產受損。“直接變更個體工商戶經營者”這一政策便利了因家庭經營傳承、合伙調整等原因變更經營者的個體工商戶,保障了經營連續性和市場主體穩定性。
廈門市海滄區一家理發店,母親將理發手藝傳給兒子,借助政策順利交接經營權,實現店鋪平穩過渡。截至2025年6月底,共有99621家個體工商戶直接辦理了經營者變更登記。
允許“一照多址”:降本又靈活 激發新活力
“一照多址”政策允許個體工商戶在登記機關轄區內,除涉及前置審批的經營范圍外,登記多個實體經營場所,打破“一照一址”限制,方便其靈活調整經營布局,降低行政和時間成本。
福鼎市經營火鍋店的肖先生在市區及鄉鎮開設多家連鎖店,得益于“一照多址”,便利了證照管理,減少重復年報,節省辦事時間和管理成本,擴大品牌影響力。霞浦縣從事海帶生產的孫先生表示,之前個體工商戶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只能申報一個生產地址,現在“一照多址”考慮了實際經營成本,減少費用,實現經營靈活性。
龍巖市市場監管局注冊審批窗口為企業頒發“一址多照”營業執照(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跨區遷移登記:遷移更便捷 營商更寬松
2023年10月,福建開始探索實施個體工商戶全省范圍內跨區遷移登記。跨登記機關轄區遷移的個體工商戶,只需向遷入地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遷入遷出機關建立高效信息對接和檔案遷移機制,確保遷移無縫銜接。
漳州市龍海紫泥的郭先生于1999年在漳州市長泰區開了一家百貨店,因想回老家發展,擬將長泰的店面轉讓。龍海區紫泥鎮便民窗口工作人員宣傳政策后,指導其填寫申請材料,并與遷出地登記機關對接。“直接跨區辦理遷移登記,不用來回跑,還能保留原營業執照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及成立日期,對持續發展很重要。”郭先生十分感激。
線上經營地址登記:純電商規范 發展有保障
新政策規定,純電商經營者可將電商平臺提供的網絡經營場所登記為經營場所,登記機關在經營范圍后標注“(僅通過網絡開展經營活動)”,為其提供合法經營身份認定,方便監管部門管理服務。
對于在兩個以上電商平臺開展經營活動的純電商經營者,需同時登記各經營場所,防止出現經營地址模糊、監管盲區等問題。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適應數字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能提升電商行業信譽度,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電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經營權繼承:明確新路徑 傳承添動能
新規定明確,當經營者死亡后,繼承人可憑公證書、法院文書、調解書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向相關部門申請變更經營者或者辦理注銷手續。這一規定細化了經營權繼承流程和材料,使繼承過程更具可操作性和規范性。
石獅市王造小吃店是家族幾代傳承的老店,原經營者王先生離世后,繼承人準備好公證書等相關文件,即可依法申請變更經營者,確保店鋪正常運營。相關專家表示,這是市場監管領域的重要創新,解決了經營權繼承法律難題,為市場主體傳承發展提供穩定制度環境。
簡易注銷登記:免交清稅證明 退出更便捷
新政策規定,滿足特定條件的個體工商戶申請簡易注銷時,無需提交清稅證明。登記機關收到申請后,將信息推送至稅務部門,稅務部門10日內未提出異議,登記機關即可直接辦理注銷手續。
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的具體體現,能降低市場主體退出成本,促進市場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鼓勵創業者投身市場。下一步,將加強與稅務部門協作,確保政策順利實施。
名稱登記明晰:規范再升級 秩序更有序
新規定要求,使用名稱的個體工商戶必須在名稱中標明“(個體工商戶)”字樣,有助于區分市場主體類型,避免消費者混淆,為監管部門分類管理和精準執法提供便利。
南平市建陽區安千百貨商行(個體工商戶)經營者表示,標明后別人一看營業執照就能區分個體戶和有限公司,不會產生誤解。福建省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能減少市場糾紛,提高市場主體誠信度和公信力。
港澳臺居民:打破壁壘 便利再升級
新政策規定,港澳臺居民申請登記個體工商戶時,可將港澳居民居住證、臺灣居民居住證上記載的居所作為經營者住所登記。針對部分港澳臺居民經常居所與證件記載居所不一致的情況,以經常居所為準登記,體現政策靈活性和人性化。
新規進一步優化港澳臺居民申請登記個體工商戶流程,為其在內地(大陸)開展個體經營活動提供便利,促進區域經濟交流與合作。
分型分類培育:精準施良策 發展促提升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建立“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分型標準,首批認定892家“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納入重點培育庫,針對不同類型主體實施差異化扶持政策。
“獲得100萬元‘名特優新貸’后,酒廠現在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廠房擴建及改善生產設施,預計年產量將翻倍。”連城縣客家某老酒廠羅廠長說。
跨部門協同:構建生態圈 服務全方位
為破解個體工商戶融資難、維權難等問題,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
金融支持:推出“名特優新”貸、隨借隨還等金融產品,鼓勵銀行對個體工商戶進行開戶費減免、年費優惠等服務。截至2025年5月底,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7265億元,同比增長6.3%。
法律保障:充分利用律師、公證、人民調解、仲裁等法律服務資源,開展個體工商戶法律服務、法治宣傳等活動,鼓勵和引導法律服務機構為個體工商戶免費提供法律服務。
政策直達:建立健全“全國個體工商戶發展網”福建分站,推動“閩商易融”貸款碼、“易企辦”等平臺入駐,個體工商戶經營者可一鍵查詢政策和“名特優新”名錄,上架“名特優新甄選”店鋪展示銷售,助力特色產品產銷。
展望新征程:改革再深化 活力再激發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注冊審批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規定》實施,福建將進一步深化服務改革創新:
加強部門協調。推動“個轉企一件事”改革,強化經營許可審批政策協同,做好變更登記、許可延期、數據推送等工作,解決“個轉企”變更登記后的認可問題。
實施精準幫扶。進一步實施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政策,加大對發展勢頭好的個體工商戶在品牌、知識產權、要素資源方面的扶持力度。
規范涉企檢查。進一步規范優化涉企行政檢查,推行個體工商戶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對信用風險較低的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無事不擾”免檢期由1年延長至2年,對信用風險一般的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
“個體工商戶是民營經濟的‘毛細血管’,我們既要當好‘登記員’,更要做好‘服務員’。”該負責人強調,福建將持續以改革破難題、以服務增動能,助力個體工商戶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來源: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