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以“漁”為媒、以“食”會友,舉辦“漁見南埔·鮮約長壽”美食文化系列活動,將當地漁港風情與特色美食文化深度融合的同時,緊扣文化、人才、產業三大振興核心,打造出一場兼具“煙火氣”與“發展力”的文旅“盛宴”。

文化振興 深耕長壽文化,激活品牌內生新活力

“祝您福壽安康!”活動現場,一場溫馨的“壽鮮禮”贈送儀式格外引人注目。南埔鎮邀請5位長壽老人代表到場,為他們送上包含海鮮、長壽面在內的“壽鮮禮盒”,既弘揚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也讓外界看到了當地“生態宜居、民風淳樸”的人文底蘊。

“壽鮮禮”贈送儀式現場(泉港區南埔鎮人民政府供圖)

長壽文化是南埔的“金字招牌”。據悉,南埔鎮現有80歲以上老人1307名,百歲以上老人18名。近年來,該鎮深度挖掘長壽文化內涵,將其與漁業文化、海洋生態相結合,逐步構建起“鮮約長壽”文旅品牌體系。此次美食文化節通過長壽老人互動、長壽美食展示等環節,進一步豐富品牌內涵,也讓“吃海鮮、享長壽”的文化符號深入人心。

人才振興 強化教育賦能,涵養未來發展新生力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活動現場,一場特殊的“智慧禮”授予儀式舉行,5名考上985、211高校的優秀學子代表上臺領取“智慧禮盒”,寓意“魚躍龍門、前程似錦”,展現了南埔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

“智慧禮”授予儀式現場(泉港區南埔鎮人民政府供圖)

據悉,2025年南埔鎮教育成果創歷史新高,全鎮40名學子成功考入985、211高校。其中,先鋒村林澤楷、張劍恒兩位同學分別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今年來,全鎮及各村累計投入獎學獎教(助學)資金超400萬元,覆蓋優秀學子、骨干教師及困難學生,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家校聯動”的教育扶持體系。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激發了當地學子的學習熱情,更為鄉村可持續發展儲備了人才力量,讓“人才振興”真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產業振興 推動多元融合,注入經濟增長新動力

此次活動以“美食展銷+現場制作+免費品嘗”為主要形式,創新設置“滿載‘漁’歸”兒童捕魚體驗區和“一夾定‘鮮’贏”趣味互動區,讓群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漁業文化魅力,提升鄉村文旅體驗感和參與度。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為肖厝海鮮協會授予了“公信秤”,標志著南埔在推進漁業標準化、誠信化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為打造南埔海鮮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

活動現場(泉港區南埔鎮人民政府供圖)

據悉,南埔鎮作為泉港區沿海重鎮,始終錨定“鄉村振興”總目標,探索“工業強鎮”與“漁旅融合”并行的發展新格局。一方面,該鎮持續做強石油化工、港口物流等優勢工業,為鄉村振興筑牢產業“壓艙石”;另一方面,創新推出“漁業+文旅+美食”融合模式,打造特色展銷區,集中展示海產品加工成果和傳統美食工藝,全方位展現南埔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延長漁業產業鏈條,帶動漁民增收致富。

以“漁”為媒,書寫沿海鄉村振興新答卷。此次“漁見南埔·鮮約長壽”美食文化節,既是南埔鎮鄉村振興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其探索“漁旅融合”路徑的一次創新實踐。未來,南埔鎮將繼續深化“漁業+”多元融合模式,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培育更多像“漁見南埔”“鮮約長壽”這樣的特色品牌,力爭為沿海地區鄉村振興探索更多“南埔經驗”。(來源:泉港區南埔鎮人民政府)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