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紫云村。
盛夏時節,尋個涼快的地方避暑,成為不少人的選擇。在周寧縣旅游集散中心,來自福州的退休教師張源正和幾位老友支起天幕,準備開啟一天的露營生活!斑@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周寧了。這里就像‘天然空調房’,夏天根本舍不得走!睆堅葱χf。
周寧縣森林覆蓋率72.96%,負氧離子濃度峰值超3萬個/立方厘米,盛夏日均氣溫僅24℃,空氣質量常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獲評“中國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國字號”榮譽,有“天然空調城”之稱,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為發展避暑經濟提供了天然稟賦。近年來,周寧縣大力發展康養旅游,構建“旅居養老+多元康養”新模式,每年吸引超20萬人次前來度夏。
從“旅游”到“旅居”
天剛破曉,80歲的曹春明老人就已在周寧緣福公園的林蔭道散步。來自江蘇常州的他和兒子在縣城租了房子,打算在這里度過整個夏天。
“周寧水質、空氣質量都很好,閑暇時看看日出日落,或者到深山老林里呼吸負氧離子,都非常舒適,特別適合養老!辈艽好髡f,現在通了動車,來周寧很方便,還能順道游覽周邊城市。
在周寧,像曹春明這樣的外來“銀發族”并不少見。他們晨起打太極、午后品香茗、傍晚閑庭信步,已深度融入當地的生活節奏中。
在浦源鎮紫云村,79歲的高培德是村里最年長的“租客”。兩年前,他經子女推薦來到這里,過上了愜意的長租生活。
“每年7月至10月是旅游旺季,村里短租游客絡繹不絕,其中租住3個月的游客占比最高!弊显拼妩h支部書記鄭財登介紹,旅游旺季的旅居人口甚至超過了村里的常住人口。
為滿足游客需求,近年來,紫云村不斷完善旅游設施,不僅改造荷花池景觀、修繕紅色研學基地,還增設共享茶吧、露營區等,旅游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村民年增收6000元至10萬元不等。
周寧的康養產業不僅僅停留在傳統避暑層面,更向“生態+醫療”模式拓展。2023年8月,華東菌群生命療養中心在周寧縣旅游集散中心落成。該中心將冷涼氣候與現代醫學深度融合,打造集旅、居、檢、療、養于一體的綜合性康養文旅項目,為周寧康養旅游賦予新內涵。
“我們借助精準菌群移植技術,重建人體腸道微生態環境,從而實現治療疾病、預防疾病的目標。”該中心行政主管鄭柳清介紹,作為承葛醫藥集團重點打造的微生態健康產業集群,中心依托周寧獨特的生態優勢,結合前沿醫學技術,為客群提供個性化精準診療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
來自北京的旅居者林女士對此深有體會:“調理了一段時間,多年的腸胃問題在這里得到明顯改善,就連睡眠質量也提高了!
從“住得下”到“住得好”
在九龍漈景區,60多歲的周美云穿戴VIGX“外骨骼機器人”,在山谷間輕松攀登!斑@個設備有自動助力功能,穿戴之后上臺階輕松多了。”她說。
據了解,該景區今年引入了3套VIGX“外骨骼機器人”,能實時感知人體運動狀態并自動調節助力強度,讓老年游客不再因體力問題“望山卻步”。
這樣的貼心服務,在周寧隨處可見。建立“一刻鐘養老服務圈”,15個縣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和100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織就暖心保障網;投資30多億元建設全域旅游基礎設施,重點打造鯉魚溪·九龍漈國家AAAA級景區、仙風山旅游度假區……
不久前,周寧縣印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二十條措施(試行)》,圍繞優化養老體系、完善基礎設施、聚焦銀發需求、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要素保障、完善監管體系等6個方面,從適老化改造到醫養結合,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
走進周寧縣康養旅居綜合體,防滑地磚、無障礙扶手等適老化設施一應俱全,同時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讓老人吃下“定心丸”。
“已經有福州老年旅游團預訂了7月中旬的行程,預計100人左右!痹摼C合體負責人肖正瓊說,這個占地30畝的園區設有211間康養房,可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在不斷提升基礎設施的同時,周寧縣還先后引進省建工集團、寧德市交投集團以及碧桂園等名企入駐,開發“陽光東府”“天行山!薄碍噽傆^邸”“云山小鎮”等康養地產項目,成為福州及江西、浙江等地市民“候鳥旅養”的棲居樂土。
“銀發經濟不是簡單的‘養老’,而是要讓長者活得精彩。我們將持續深化‘康養+旅游’產業融合,推動‘云端周寧·24℃康養空間’核心IP建設,讓銀發經濟成為推動山城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敝軐幙h委宣傳部副部長徐江燕表示。(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魏知秋 文/圖)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