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6月3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郭渝 洪飛)5月31日,早上剛8點,重慶市巴南區麻柳嘴鎮平橋村,土貨交易市場格外熱鬧!爸軙,幫我稱一下雞!薄爸軙洠@是我拿來的50個雞蛋,你點一下!薄凑諔T例,又是村民趕來交貨的日子,村黨委書記周榮玲忙個不停。旁邊,兩臺郵車早已到來,準備將這些土貨送往40公里外的城區。
這是麻柳嘴鎮實施精準扶貧工作中,在平橋村探索的定向銷售、定制物流、定單管理的“三定”網銷新模式。經過兩個月的試運行,已幫助近20戶村民實現銷售收入約2.8萬元,比農戶自己銷售增收近5000元。
據了解,麻柳嘴鎮平橋村總人口2789人,常住人口1319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占95%以上,嚴重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和極度稀缺的人才資源成為了阻礙平橋村產業發展的巨大障礙。2018年,為破解鄉村產業發展難題,麻柳嘴鎮黨委、政府決定以平橋村為試點,探索高效對接城鄉資源的農副產品網銷模式。經過探索,麻柳嘴鎮平橋村與郵政集團巴南片區分公司、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合作,現已形成了以銷售分散糧食喂養土雞土鴨肉蛋為主業,以定向銷售、定制物流、定單管理為特點的“三定”網銷模式。
“城里的朋友每次過來都要帶些土貨,土雞土鴨和雞蛋最受歡迎。”平橋村第一書記郭渝講到。市場調研顯示,重慶主城區農貿市場土雞銷售均價為51元/公斤,而同期麻柳嘴農貿市場的土雞銷售均價為33元/公斤,主城區土雞銷售價格溢價率達54.5%,巨大的城鄉價格差異讓麻柳嘴鎮政府看到了為農民增收的希望。
為保證產品質量,麻柳嘴鎮政府明確要求要建立嚴格的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并以此為契機,探索鄉村誠信體系建設機制,平橋村現已形成了以定單管理為主的產品質量追溯機制。郭渝表示,平橋村每一單貨物都貼了帶有農戶信息的標簽,每一筆訂單都有清晰的臺賬,記錄了供貨農戶、消費客戶、產品數量、銷售價格等信息。初期量小,這樣做省成本,后期將會增加產品打碼、監控等產品質量追溯方式。
同時,為快速搭建網絡銷售平臺建設,解決高物流成本問題,麻柳嘴鎮政府積極與巴南郵政公司對接,共同探索適宜本地情況的銷售模式。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保證良好客戶體驗,巴南郵政公司為平橋村土貨銷售專門“定制”物流,采取定時間、定線路配送方式,客戶提前下單,每周五集中配送。
據悉,“三定”網銷模式是平橋村分散農副產品配送超市的雛形,超市成立之后將承接村委會的銷售對接功能。“村里資源有限,超市能有效整合資源,必須要建,但在建之前要讓村民充分認可,所以現階段的‘三定’網銷模式,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村民意識到建農副產品配送超市的必要性”平橋村第一書記郭渝這樣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