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tkqou"></i>
  • <i id="tkqou"></i>
  • <i id="tkqou"></i>

          央廣網(wǎng)

          中國之聲 > 央廣夜新聞

          央廣網(wǎng)

          [記者調(diào)查]海外文物“回家”路漫漫

          2015-03-31 23:47:00 來源:央廣網(wǎng)

            央廣網(wǎng)北京3月31日消息 據(jù)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 不久前,匈牙利博物館展出了一尊千年佛像,佛像內(nèi)藏有一名高僧的遺骸,展品目前歸一名荷蘭收藏家所有。但福建三明市大田縣吳山鄉(xiāng)陽春村的村民卻發(fā)現(xiàn),這件展品和他們村子里20年前失竊的宋代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寶像極為相似。由此,一些村民開始搜集圖片,文字等相關證據(jù),甚至有村民來到匈牙利博物館,近距離地觀察了這尊展出的佛像。隨后,福建省文物局發(fā)布消息稱,經(jīng)初步確認,這座“肉身坐佛”應是福建省大田縣吳山鄉(xiāng)陽春村1995年被盜的章公祖師像,國家文物局已啟動追討程序。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鴉片戰(zhàn)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海外,但成功追回者寥寥。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lián)合會成員王錦思:漫漫國寶追討路

            國寶“中華唐鴻臚丼刻石”,重量超過90噸,單體10立方米有余,駝形天然頑石,成碑于唐代,是唐冊封管轄東北的見證。甲午海戰(zhàn)后被日軍作為戰(zhàn)利品掠走,至今,沉睡在日本皇宮,超過一個世紀。

            去年8月,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lián)合會致函日本天皇和政府,要求日本歸還“中華唐鴻臚丼刻石”,這是我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去年12月22號,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lián)合會成員王錦思、啟明一行踏上日本國土,他們計劃在日皇明仁81歲生日當天,向他遞上索要國寶“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的信函。最終,種種努力之下,他們依然沒能進入皇宮。

            據(jù)王錦思回憶,當時他們本來想坐地鐵去皇宮,但在地鐵里還是遭到了大批警察的阻攔。當他們換乘出租車時,警察出示證件禁止出租車司機載客。王錦思一行最終到達日本皇宮外面,卻被大批警察圍住,最終沒能進入皇宮。

            王錦思告訴記者,他們對日追回國寶的行動并未停止:“因為4月30號是此文物被掠奪的紀念日,因此我們準備在4月30日向日本使館遞交簽名,進一步向日本施壓。我們的簽名活動已經(jīng)有幾萬人參與,持續(xù)半年的時間。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日本政府感受到中國民間的力量。”

            對于艱難的追討過程,王錦思認為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民間的力量很有限,沒有充分的人力和財力去進行這樣系統(tǒng)性和長期性的追討。他很希望國家文化部和外交部等相關部門能夠出面與日本方面進行接觸,督促日本盡量將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歸還中國。

            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首席律師劉洋:圓明園獸首追索需政府牽頭

            與“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相比,2009年的圓明園獸首追索更是一場備受輿論關注的“海外追索”。

            2009年2月,佳士得在法國巴黎拍賣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首中的兔首和鼠首。當年不少律師主張以《關于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中“被盜文物的持有者應當歸還被盜物”原則為依據(jù),要求銅獸首持有者返回兩件文物,但法國雖然1995年簽署該公約,法國議會卻一直沒有批準,所以公約也就失去了實際的約束力。

            3年后的2012年,英國邦瀚斯拍賣行再次拍賣兩件圓明園文物,最終在中國民眾的不滿聲中撤拍。然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則卻讓它們的回家之路越發(fā)艱難。不少業(yè)內(nèi)律師告訴記者,我國大量珍貴文物是在清末至建國前期流失海外的。但三這項國際公約都誕生在20世紀中后期以后,對這部分文物’沒有追溯力’。

            對此,多年在海外追索圓明園流失文物律師團的首席律師劉洋對記者表示,他們正在摸索法律之外的途徑,例如交換,即用我國收藏的一些歐洲文物通過交換的方式把獸首換回來。此外,他們還考慮是否可以通過技術保管費的方式以合適的價格將之收回。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需要整合國內(nèi)外的政務民間服務團體,共同商議,一起行動,爭取實現(xiàn)文物的回歸。

            從2009年到現(xiàn)在,劉洋也感受到了政府對文物海外追索的一些變化,相關政府部門對于海外追討文物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劉洋認為,要盡快追討回流失文物,政府應該牽頭和引導,同時民間組織也應發(fā)揮主體作用,多管齊下,多方協(xié)商,讓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

            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已成功實現(xiàn)了多批珍貴文物的返還

            中美兩國于2009年1月簽署了合作打擊文物走私的諒解備忘錄,并加強了信息共享與執(zhí)法合作。目前,國際社會已制定了一些旨在打擊文物犯罪、促進非法流失文物返還的國際條約。現(xiàn)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介紹,近年來,我國與美國等 18個國家簽訂了關於防止文物非法出入境以及促進文物返還的雙邊協(xié)議,并從美國、澳大利亞、丹麥等國成功實現(xiàn)了多批珍貴文物的返還。“像美國海關稽查到的一些走私文物,就歸還給我們,比如石棺石鼓。因為都是《反走私盜掘諒解備忘錄》這個公約的簽署國,現(xiàn)在締約國之間已經(jīng)按照公約精神幫助我們追索和返還流失文物。比如說瑞典,就給我們返還了漢代的陶馬,日本給我們返還了北朝的造像,還有丹麥,返還了一部分陶瓷文物。”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反對回購

            目前海外文物的回流有90%我們國家是通過回購,個人或者機構參與國際商業(yè)市場上的拍賣,把文物買回來。我們國家甚至成立過流失文物的回購基金,我們買過著名畫家韓湟的《五牛圖》、宋代米芾的《研山銘》手卷等等。但這種方式也發(fā)生了爭議,并且提高了回購的價格。比如說青銅獸首,上世紀80年代最高成交價一只是25萬美元,但是保利集團2000年回購的牛首和猴首花掉了1593萬港元,而青銅馬首的價格是6910萬港元。可見的確回購的價格也提升了,而實際上有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是反感這樣的方式,這其中就比如說有原國家文物局局長、現(xiàn)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公開表示反對回購:“我們不會用國家的錢來回購被掠奪的文物的,因為道理很明顯,今天再在我們的創(chuàng)口上撒鹽,再叫我們用錢來給它買回來無疑是第二次的掠奪,我們不贊成國內(nèi)的企業(yè)或個人去購買被掠奪的文物,應該通過法律追索文物,不應該幫助掠奪者銷贓。”

          編輯:李逢靜

          關鍵詞:文物

          說兩句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wǎng)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wǎng)

          點擊排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807188 新聞熱線: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京ICP備05065762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介紹 | 央廣網(wǎng)介紹
          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v_午夜福利精品无码无删_91大神大战丝袜美女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
          <i id="tkqou"></i>
        1. <i id="tkqou"></i>
        2. <i id="tkqou"></i>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 亚洲蜜芽AV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