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21日消息(記者劉天思)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幾天,北京的一些疫情動向引發關注。在昨天(20日)下午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通報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出現的相關情況和問題。

  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的關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聚集性疫情基本情況顯示,截至2月19日18時,復興醫院累計報告核酸檢測陽性病例36例,其中確診病例34例,核酸檢測陽性2例。36名病例中,有8名醫護人員,9名護工保潔人員,19名患者和患者家屬。疫情發生后,北京市疾控中心和西城區疾控中心立即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

  西城區政府按疫情防控要求對復興醫院南樓封閉、北樓限制進出,疾控部門對封閉區域內人員全部進行了咽拭子采集,共采集咽拭子1717份,其中核酸檢測陽性病例12例。2月6日,已將相關病例全部轉送至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截至2月20日15時,此次疫情累計密切接觸者668人,累計解除醫學觀察582人。剩余密切接觸者86人,其中79人進行集中醫學觀察,7人居家醫學觀察。復興醫院南樓自5日起封閉管理14天,至20日南樓封閉區域內沒有續發病例。自2月20日起,解除南樓封閉管理,相關人員離開后將繼續實施醫學觀察14天。14天內,復興醫院南樓暫不接收新患者入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院長李東霞在疫情通報發布會上,對于復興醫院發生聚集性病例事件,深感內疚痛心,也十分自責。李東霞表示,事件發生以來,復興醫院開展了多項工作,堅決切斷傳染途徑。她說:“對于復興醫院發生的聚集性病例事件,我作為院長,是十分痛心的,很內疚,也十分自責。事件發生以來,我們堅決切斷傳染途徑。一是1月31日下午對CCU病房所在樓層進行封閉;2月3日下午開始,開始對南樓進行全面封閉管理;2月6日上午開始對北樓進行封閉管理,分區管控并進行徹底地全面消毒。二是迅速管控高風險人員。在遵循規范的同時,從最大限度防范風險考慮,立即對醫護人員、患者、護工等人群落實排查措施,對密切接觸者及高風險人員進行醫學觀察。三是嚴格院區管理,對院區出入實行嚴格的測溫、問詢、登記管理,停止復興醫院住院部與門診部和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醫護人員的工作交叉。”

  據李東霞介紹,在全面落實院感防控各項措施的同時,他們還細致做好住院患者醫療救治工作。目前復興醫院疫情的社會面影響在不斷降低。針對“目前北京市西城區月壇街道是被通報的確診病例活動較多的小區,這是否與復興醫院的疫情有關?”問題,李東霞表示:“我們復興醫院發生聚集病例后,確實對周邊社區造成了影響和困擾,我們也很痛心。前面通報的有些病例,確實是和我們醫院是有關的。但是后面發生的病例,都是之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已在我們的管控當中。今天(20日)沒有新增病例。我們想隨著我們嚴格的管控,對社會的影響和擴散會降低。”

  昨天的發布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劉曉光通報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起疫情。據通報,2月17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篩查初步診斷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李某某和張某某,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二人為夫妻,李某某之母田某某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老年科住院。田某某是一位慢性腎功能不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該患者已住院6個月。患者的女兒、女婿1月19日從新疆阿克蘇返京,由于醫院嚴格探視管理,二人輪流探視,此后患者的女婿、女兒先后發熱,于2月17日晚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一時間為田某某進行篩查,2月18日凌晨,該患者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陽性。患者田某某已于確診當天被轉往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其住院的老年科病區患者5人及醫護人員等17人,一共22人集中醫學觀察。

  劉曉光介紹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目前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已經騰出病房150間,把該患者住院期間規律性腎透析治療時,可能接觸的腎透析患者142人全部進行集中醫學隔離觀察,同時給病人繼續治療。已完成該患者在院期間可能接觸環境的終末消毒,血液透析室每班次透析結束后都進行終末消毒。疫情防控期間全面升級了安全保衛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