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出席兩會記者會時表示,最近我國的房貸利率略有上升,但從長遠的周期來看,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當人們還在紛紛懷念首套房貸利率八折、八五折的時候,上浮10%-20%的房貸利率真的不高嗎?
如果往回翻個二十幾年看的話,恐怕還真是這樣。有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2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46%,相當于基準利率1.1倍多,同比去年2月的平均利率4.47%,上升了超過20%。不過,即便按照基準貸款利率上浮20%的水平計算,5.9%房貸年化利率也只是相當于三年前的水平,遠低于2014年之前。真往前翻20年看的話,那時候的房貸利率還在10%以上。
人們之所以對目前水平的房貸利率感到緊張,可能是因為過去幾年,我國乃至全球的貨幣和信貸都處于寬松時期。面對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央行曾經在2014-2015年出現過一年內6次降息、5次降準的情況,向市場釋放出了大量的流動性。基準利率快速下降,資金面又寬松,房貸利率在2016年初曾經降低到了4.2%左右的水平,那是歷史低點。如果往前看看,房貸利率上一輪低于6%得追溯到2008年。
而利率曲線下降的走勢是從什么時候悄然轉向的呢?正是去年。從國際環境來看,去年以來美聯儲從高喊加息到付諸行動,一直在對人民幣產生壓力;從國內環境來看,隨著防風險、去杠桿成為政策主基調,M2增速連續下滑,市場錢緊,連余額寶的年化收益率都一度回到4.5%以上,房貸利率當然不可能在原地踏步。總之就是一句話,環境變了,信貸寬松時代一去不復返。
于是,骨感的現實不得不面對,政策大方向短期不會改變。即使潘行長肯定地說,“人民銀行會督促商業銀行嚴格落實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對住房貸款執行差別化的定價,積極支持居民特別是新市民買房的合理需求。”但這種支持也不可能是八折、八五折的支持,而只能是基準利率或者上浮10%-20%的支持了。
你想問這種上浮還會不會更進一步?潘功勝回應說,“商業銀行綜合考慮負債端利率上升和房地產的風險溢價,對住房貸款利率自主進行定價,擴大利率的浮動區間,總體上符合利率市場化的要求和趨勢。”什么意思?說白了就是,銀行也是商業機構。當資金面趨緊、存款端利率上升的時候,在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有所加大的部分地區以及相關客戶,銀行需要自己的房貸利率與成本和風險上升同步,否則,賠錢的買賣“誰也不想干”。所以,也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房貸利率都難以回到2016年4.2%的水平了。(記者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