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20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天(20日)上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在滴水湖畔的臨港辦公中心正式揭牌。臨港新片區致力于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不僅將推動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會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和活力。
上午9點30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科創板正式開市之后,如今臨港這片東海之濱的創新創業沃土也拉開了建設帷幕,標志著習近平總書記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全部進入施工期。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常務副主任朱芝松介紹,新片區將全力打造上海和長三角更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級:“做大、做強新片區經濟體量、質量,通過打造‘三個新’,全力把新片區打造成為上海和長三角一體化更高質量發展的新龍頭。第一個‘新’是打造上海發展的戰略新空間;第二個‘新’是形成上海發展的增長新動力;第三個‘新’是塑造上海發展的城市新格局。加強與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聯動,形成東西兩個扇面、內外兩個維度的開放格局;加強與長三角沿海城市的協同,打造東部沿海一體化發展廊道,推動新片區成為面向亞太的國際樞紐城市。”
臨港位于上海東南角,距離市中心75公里,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交匯處,北鄰浦東國際航空港,南接洋山深水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結點區域。同時具備海運、空運、鐵路、公路、內河、軌交的特質,構成了臨港便捷的綜合交通優勢。臨港有主城區、智能制造區、統籌發展區、智慧生態區,以及海洋科創城等功能區組成。
2018年5月,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臨港注冊成立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上海超級工廠項目(一期)實現開工建設,成為國家發改委頒布實施《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后首個外商獨資新能源整車研制項目,充分體現了“上海服務、臨港速度”。在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看來,臨港新片區的制度優勢將為企業提供更大先行先試的發展空間,最終形成“雙贏”。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我國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區設立近六年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完成了306項改革試點任務,稅前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進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證照分離等基礎性、根本性的改革,已經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不過,從功能定位上來說,臨港新片區區位優勢更突出,其建設的是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根據規劃,新片區到2035年,區域生產總值將超過1萬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目前的浦東新區。
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商務部將與上海市和國家有關部門一道,扎實推進改革試點的任務落地,進一步強化制度和管理創新,做好風險防范,努力完成總體方案確定的2025年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把臨港新片區打造成為更具國際競爭力、更有國際影響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新時代全方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