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無人機駕駛員、數字化管理師、電子競技員,這些聽起來新鮮的職業,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人社部等三部門近日聯合向社會發布13個新職業信息,上述提到的職業均已被“認證”。作為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這些職業新在何處?將會為未來的就業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此次發布的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分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數字化管理師、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根據人社部發布的解讀,這些新職業可以概括為產業結構升級催生的高端專業技術類新職業、信息化廣泛應用衍生的新職業和科技提升引發的傳統職業變遷。
我國在1999年頒布了首部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當時收錄了1838個職業。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近些年來新業態也不斷涌現。2004年,我國首次啟動新職業信息發布工作,到2009年共累計發布了12批次120多個新職業。2010年后,國家啟動了大典修訂工作,并在2015年7月頒布了新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而此次發布的正是2015年后的首批新職業。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說,新職業反映的正是當前經濟發展的熱點領域。
蘇海南表示:“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們由產業鏈的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特別是國家強調并鼓勵技術創新、技術革命,這些新職業就應運而生。新職業的作用,一方面隨著一些傳統夕陽職業的衰落,形成了新的就業增長點;另一方面,它們帶來了新的更高質量、更多數量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產出。”
分析認為,13個新職業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職業崗位市場需求巨大。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被稱為是未來時代的技術代表,此次發布的新職業中,與之直接就達到五種,而背后的支撐正是蓬勃發展的市場。有分析認為,今年我國人工智能(AI)核心產業規模預計會達到960億元,同比增長4成;云計算產業規模更將超過4000億元。
電子競技行業同樣面臨市場人才供需不足的情況。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國內電競行業從業者在5萬左右,到2020年,職業崗位缺口將可能達到50萬以上。人社部明確,近幾年在國際賽事的推動下,我國基于計算機的競技項目發展迅猛,電子競技已成為巨大的新興產業,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職業化勢在必行。負責運營一家電子競技公司的許邦回憶,幾年前,他們甚至要花費三個月左右才能等到一個賽事導演崗位的面試者。
許邦說:“三年前,從年初到年尾(賽事)不超過10場,F在,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電競比賽已經超過100場。熱度的拉升,導致整個行業對電競人才的迫切渴望!
與傳統認知的打游戲不同,電子競技已經更多的被認可為專業賽事。根據此次三部門發布的新職業定義,電子競技員是從事不同類型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不少從業人員坦言,相對枯燥的訓練和快節奏高壓力的比賽,才是電子競技行業的真實一面。
電子競技運營人員付琦說:“電競不只包含了電競項目,也包括了電競的運營和整體包裝,對于這個項目和從事這個職業的人來說,這個未來會給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打一劑強心針。之后我們的選手,或者是其他從業人員也會選擇積極去考取從業資格證。”
與此同時,隨著新興技術的應用,傳統的一二產業也被改造的更加智能。比如說,農業,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內,無人機的使用都越來越多,無人機駕駛員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新興職業。人社部表示,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成熟,利用無人機完成一些人類難以完成的高難險和有毒有害工作成為可能,通過無人機可以進行植保、測繪、攝影、高壓線纜和農林巡視,無人機在物流等領域也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從事無人機駕駛工作的王鵬說,職業的認可對他們未來的職業規劃非常重要。
王鵬說:“以后變成一個職業以后,我們持證上崗的安全性就有了大幅提高,而且技術規范也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