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停車、變占道或被暫扣駕照 超四成網友支持上海新規
2016-05-18 20:48: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亂停車、亂變道、亂占道等現象被稱為“馬路毒瘤”,但由于違法成本過低,震懾力度不夠,導致部分違法行為人有恃無恐、屢次違法。對此,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規定,對駕駛員在一個記分周期內出現一定次數上述違法行為的,暫扣駕駛證。
但此舉卻引發一些爭議,不少人認為很多地方對違停200元的頂格罰款并不算輕,而且暫扣駕駛證還有二次處罰的嫌疑,也與《道路交通安全法》存在“上位法”沖突。
一邊是車主群體指責交管部門處罰過重,不夠人性化,一邊卻是立法者認為違法成本過低,需要加大懲治力度。對此,你怎么看?治理馬路毒瘤怎么做到既合理又科學?
調查結果:
超過四成網友認為,雖然處罰重了點,但是只要能治理馬路毒瘤,就支持,甚至有網友認為,處罰還是太輕,應該再加重。
網友@紅居易:支持這種做法,有病亂投醫,什么招來的快,就用什么,雖然治標不治本,但對遏制“馬路毒瘤”,整理交通秩序,維護公共安全,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起碼能立見成效!造成馬路亂像的因素很多,想從源頭上治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實在沒有耐性等下去……
網友@菲菲小兒子:必須重罰,才能制約這些毒瘤,讓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
但也有五成多網友表示,對一次交通違規的處罰只能有一次,不能重復,否則等于變相加稅。
網友@飛之鏢:治理亂停車應當遵循事物內在的規律,講究科學,疏堵結合。只要有車輛在走,必有臨時停車,如只許公交車臨停,那就要么全面取締非公交車輛,要么合理規劃臨停措施,否則處罰就是變相征稅。與治理的聲勢相比,道路停車的高收費顯得非常的不協調,為什么不將之改為限時臨停車位,以緩解需求的矛盾呢?
網友@CANDY蘇小蝶:措施看到政府解決馬路毒瘤的決心,但真的加重處罰問題就解決了么?我想并不盡然,緩解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此舉顯然治標不治本。幸好是草案期間,還能聽取民眾意見,多渠道聽聽百姓的聲音,馬路亂象也有心酸的苦楚,公共設施不健全,道路設置不合理等等,當法律真的做到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才能彰顯善治力道。
編輯:陳映
關鍵詞:上海;馬路毒瘤;駕駛證;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昨天,上海首座公益性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在位于嘉定區的萬佛寺山門前廣場落成。凡駕駛新能源汽車的市民,可在此享受免費停車充電服務。
2016-05-17 07:39:00
上海交通大學全球創新創業實驗室日前首批聘任來自多個學科領域的20名特約研究員,著眼于全球創業理論研究態勢,當前全國雙創推進整體戰略需要,未來主要開展“創業案例動態追蹤研究+X”的理論研究。
2016-05-16 13:55:00
東航最新接收的一架空客A320飛機近日從法國圖盧茲飛抵上海,正式入列。這架新飛機是東航在役空客機隊中的第300架飛機,東航運營的空客機隊規模繼續位居全國第一、全球前十。
2016-05-16 11:2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