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3日消息 據(j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眼下,各地搶抓農時、落實關鍵技術,推進秋冬種工作順利進行。

 

在安徽碭山縣毛莊寨村的田地里,植保無人機、旋耕機和集約化播種機互相配合,施肥、開溝、下種、覆土連貫進行。

毛莊寨村村民王周周:我這20畝地倆小時不到就能播完,(全自動播種機)能讓每顆種子間距都剛剛好。

為確保秋種“種在適期、種足種好”,碭山縣關帝廟鎮(zhèn)提前摸排農戶需求,組織了6支農機服務隊,覆蓋全鎮(zhèn)11個行政村。

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的一座農場里,一臺臺播種機在田野間來回穿梭。

農場技術員于金鳳:現(xiàn)在我們小麥的播種使用的是寬幅精播機,這種機械一天可以播80多畝。

受前期持續(xù)降雨影響,小麥播種延遲,連日來,山東組建“三秋”生產專家服務隊,深入糧食主產區(qū),走進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截至11月1日,山東省冬小麥已播1438.2萬畝。

近日,河北邯鄲市肥鄉(xiāng)區(qū)推出“田間課堂+云端指導”雙線服務模式,實時解答農民播種難題。

肥鄉(xiāng)區(qū)肥鄉(xiāng)鎮(zhèn)科技特派員趙丹陽:我們將根據(jù)農民群眾需求開展“點對點”“一對一”精準幫扶,讓今秋冬小麥播種更科學、農民群眾不犯愁。

截至11月1日,河北3300多萬畝冬小麥播種面積達到98%。

編輯:王勝留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