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黃立新 劉濤 溫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陜西考察時,先后來到商洛、安康、西安等地,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干部群眾。大家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020-04-25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地處秦嶺山區的商洛市柞水縣金米村,曾是全縣著名的極度貧困村,近年來,通過發展木耳等產業,逐漸擺脫貧困。脫貧戶肖青松就是當地發展木耳產業的受益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米村的木耳大棚考察時,鼓勵他好好努力,發家致富,更加堅定了他種植木耳的信心。

  肖青松:今年這一季我承包了兩個大棚,有三萬多袋,預計能掙到兩萬多元。假如下半年我再繼續承包兩個大棚,就能掙到四萬多元。

  去年10月,金米村開始采用電商直播的方式推銷柞水木耳等農產品,日均成交量達100余單。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金米村培訓中心,這讓當時正在做網上賣貨準備工作的李旭瑛難掩內心的激動。

  李旭瑛:總書記說了,用電商去發展木耳產業,也就是說我們扶持產業是大有可為的。總書記最后還說了一句“小木耳,大產業”,我就感覺我們做的事情被總書記這樣掛懷,心里真的很激動,干勁兒十足。

  安康市地處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核心區。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的搬遷安置社區錦屏社區,和搬遷戶汪顯平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拉家常。

  2015年,汪顯平一家從山上的土坯房搬進了120平方米、三室兩廳的樓房。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讓他收獲了滿滿的感動。

  汪顯平:總書記問了我們以前住的地方還有搬遷的時間,另外問了我們入住后花了多少錢。搬遷以后我們主要是靠在城里建筑工地務工掙錢,一邊務工一邊供孩子上學,我們家里的收入也越來越高,現在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在老縣鎮衛生院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疫情防控能力建設,把各項防控措施常態化。老縣鎮衛生院院長李小東介紹,目前,全鎮符合門診免費給藥政策的458名貧困慢性病患者,都可以在鎮衛生院的限額內免費領藥治療,免費額度大約每年1200元左右。

  李小東:我們醫院成立了5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采取每季度至少上門服務一次的方式,給他們提供健康教育、政策宣傳、免費體檢、送醫送藥等服務,包括實時轉診服務等。

  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老縣鎮中心小學。他強調,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在學校食堂,習近平總書記還叮囑他們加強學校重點場所消毒,為復學復課提供安全的環境。

  老縣鎮中心小學校長吳錦鵬:在疫情期間,我們主要采取的是錯時分區的就餐方式,錯開就餐的高峰。我們將營養餐配到班級,由生活教師向學生配餐。

  平利縣種茶歷史由來已久,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帶動100多戶貧困戶年人均增收1100多元。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羅顯平說,他們將按照總書記提出的“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脫貧奔小康”要求,走茶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讓群眾實現穩定就業、發家致富。

  羅顯平:我們想借機遇再多發展一些農家樂,茶旅結合帶動旅游業發展產業。老百姓種的蔬菜、喂的豬肉、養的雞,又能賣到農家樂、民宿,變成錢,帶動所有群眾能夠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