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王延輝)2017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昨天(14日)在中國科技館啟動。自2004年至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連續舉辦14年。今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科學破除愚昧”主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主題性、全民性、群眾性科普活動,重點開展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和全國科普日系列聯合行動。
2017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
北京主場活動由中國科協、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中科院、國家能源局、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
北京主場活動圍繞大氣治理、垃圾焚燒、化學工業、綠色核能、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社會公眾關注熱點及國防科技、雙創成果等創新驅動發展成就,以展覽展示、現場體驗、互動咨詢、科普講座、線上活動等形式,讓公眾認知科學實質,消除錯誤認知。發動科學家、科普專家,通過現場活動和“科普中國”網絡平臺,為公眾答疑解惑,破除愚昧思想,傳播科學正能量,厚植創新發展的沃土。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承辦的“暢想藍天”“垃圾變身”兩個板塊位于中國科技館東廳的第一展區。“暢想藍天”展區以專家講解、互動體驗、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向公眾闡釋霧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科學家發出權威聲音,向公眾普及自我防范霧霾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科學方法,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宣傳國家關于防治霧霾的政策和工作成果,凝聚全社會共同治理霧霾的強大力量,打贏“藍天保衛戰”。
展區的序言為“藍天保衛戰,治理霧霾人人有責,貴在行動、成在堅持。全社會不懈努力,藍天必定會一年比一年多起來。”
“空氣質量我知道”環節通過現場大屏幕展示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可以在工作人員指引操作下查詢當前當地空氣質量信息,結合現場展板展示,普及空氣質量監測預報方法、AQI指數、污染天氣自我健康防護等知識。
現場展示有一臺專業的PM2.5檢測儀,據清華大學環境質量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這臺PM2.5檢測儀有別于普通市售的手持檢測儀,并請公眾正確對待PM2.5檢測數據,提高辨別謠言的能力。在檢測儀后方,展示的是一臺接地氣的采暖器,名字也很接地氣,名為老萬儲熱式采暖爐,工作人員介紹,此款采暖爐是北京市煤改電電暖器專供產品,可以有效的利用錯峰用電蓄熱,大大減少散煤燃燒造成的大氣污染。便攜式車載檢測(PEMS)、車載診斷(OBD)展示了霧霾治理中機動車尾氣治理最新成果。
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承辦的“暢想藍天”活動展區
展臺上為公眾提供的科普小冊子公布了“公眾最關心的十個霧霾真相”,既有“PM2.5的組分有哪些?”“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這樣的基礎問題,也有“如何科學選擇和正確使用口罩?”“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空氣凈化器?”這樣的實際問題。
作為“科技助力發展板塊”的展示,“垃圾變身”活動展區自帶科技光環。
“生活垃圾處理與再生利用”展板區,簡要說明生活垃圾減量化、垃圾分類、公眾日常產生垃圾量、全國總量、以及分類等內容,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過程等;介紹垃圾焚燒發電(供熱)對環境的有利影響,以及垃圾焚燒發電的“一進四出”(即煙氣處理、灰渣治理、飛灰處理和滲濾液治理)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向公眾介紹國家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和技術發展,引導公眾認識到對垃圾進行焚燒處理的迫切需求。
該展區中央放置了一臺垃圾焚燒廠模型展示了全貌,旁邊有一臺裝置通過全息影像模擬垃圾焚燒過程,展示垃圾焚燒的主要工藝。展臺上由光大國際自主研發的煙氣處理系統和多級液壓機械式生活垃圾焚燒爐排爐也通過模型展示的方式,讓公眾近距離感知現代垃圾焚燒處理的科學性、安全性和環保貢獻,消除公眾對垃圾焚燒工程的誤解,倡導公眾科學理性看待垃圾焚燒工程,踐行科學合理垃圾分類,支持國家重大垃圾焚燒工程的建設的實施與落地。
此外,除了線下的參與,公眾也可以參與線上活動。“網絡知識問答”可以現場掃碼,關注答題,然后通過手機“搖一搖”,幸運者有小禮品相贈。記者也興起掃碼參與了一把,答題結果顯示“你挺厲害的”。
科協系統、各級學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教育基地等都積極參與今年的科普日活動,共涉及主辦單位8839個、承辦單位8859個、協辦單位7252個。科普日活動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分享的盛大科普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