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5日消息(記者杜希萌)今天北京迎來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一次霧、霾天氣,重污染天氣在京津冀區域內進一步“發酵”,多地出現低于500米的低能見度。14日早上6時15分,北京市市氣象臺發布了大霧黃色預警,霾黃色預警、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大霧黃色預警,“三警”共存。 據了解,此次重污染過程11日由河北中南部產生,后期京津冀北部地區污染持續加重。
10月14日,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為242微克/立方米,AQI為292,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是區域內污染最重的城市。10月15日凌晨開始,北京市空氣質量呈現緩慢的改善趨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其他城市以良到輕度污染為主,個別城市為中度污染。本次重污染過程影響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保定、石家莊等地。監測數據表明,北京市大氣PM10中粗顆粒成分相比前幾次要高,可能與本地污染源排放有關。值得注意的是,環顧華北地區,此次重污染過程中北京成為空氣質量指數的“高峰”。此時集中供暖尚未開始,這霾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柴發合表示,根據環保,氣象等部門聯合會商結果顯示,本次重污染過程從河北中南部開始,前期受持續的西南風影響,污染物沿太行山山脈不斷往北京及周邊地區輸送,導致京津冀北部地區污染持續加重,北京地區的污染物呈現明顯的山前累積特征。
從10月13日開始,華北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但污染氣團仍滯留在北京山前地區,同時受本地機動車污染排放等因素影響,以及高濕天氣條件下氮氧化物等前體物向硝酸鹽的二次轉化加劇,北京市14日11時至夜間出現短時嚴重污染。隨著氣象條件的改善,15日凌晨開始,北京市污染有所緩解。因此,本次北京的重污染過程與區域傳輸和本地機動車污染排放都有密切的關系。柴發合介紹,未來7天,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擴散條件總體一般。15日夜間至16日白天,預計北京、天津西部、河北中部的部分地區有中度污染,北京南部有重度污染;16日夜間起,受弱冷空氣影響,京津冀污染物濃度將逐漸降低,但北京、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區仍有輕度污染,局地有中度污染。18日至20日,擴散條件不利,京津冀中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污染過程。21日至22日,受新一輪降水過程和冷空氣影響,污染形勢得到緩解,區域北部以優良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