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設計周舉行單車有序停放街頭公共藝術活動(央廣網記者 劉天思 攝)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記者劉天思)9月11日中午,北京二環里的銀河SOHO西側,幾個道路停車位上,出現一組唱歌、朗誦、午休、練瑜伽,午睡的年輕人。這是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東城分會場一個特別的街頭公共藝術。當天,在三個道路停車位上,幾個年輕人先后做了很多平日在街頭不會發生的有趣活動,如4人一組練習瑜伽,擺上幾個懶人沙發伴著蟬鳴午休,在街頭合唱,朗誦秋日詩歌,還有街頭迷你手沖咖啡館。現場,項目發起人馬艷艷說:“設想如果汽車拋錨可以叫救援服務的話,那么自行車也該有更多配套的城市新服務出現,傳統街區的自行車修車攤能否轉型“自行車救援服務”,今天我們在一旁的自行車道上準備了“騎行補給站”除了為路過的騎行者或路人發放礦泉水和加油的小旗幟,也請她們參加共同完成了一張北京騎行友好路線圖,收集有趣的騎行故事。”
北京國際設計周舉行單車有序停放街頭公共藝術活動(央廣網記者 劉天思 攝)
據發起方介紹,此次創意希望借由公共藝術的互動方式,讓城市的一角暫時慢下來,激發那些在寫字樓里的人的想象力,呼吁更多的“路人”們能夠感知到,公共空間可以有藝術的氛圍和生活的氣息。街上的道路不只是被汽車和冰冷占領,是與每個人都有關的,是有溫度,是與它所在的社區互動并能夠協力創造出美好生活的。
北京國際設計周舉行單車有序停放街頭公共藝術活動(央廣網記者 劉天思 攝)
據悉,「騎時停好」是2018——2019年北京ONE藝術周“藝術共創”計劃的入選項目,由獨立紀錄片導演陶蠡和公益策劃人馬艷艷共同發起,以“共享單車”資源浪費問題為主題的公共討論、創新停放解決方案、公眾參與藝術表達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活動,旨在通過非盈利的方式,進行騎行體驗、線下互動工作坊、公共互動展覽等多元內容形式,與每個普通人探討共享單車在當下的意義、思考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