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第19屆北京發明創新大賽頒出512項發明創新獎及140項專項獎。其中,既有服務國家戰略的前沿科技、讓重點產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顛覆性技術,也有接地氣的民生小發明,以鼓勵全民創新,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獲得本屆大賽金獎的滑坡深部變形聲學監測預警技術,如今正在房山區的滑坡隱患區域“站崗”。“當邊坡內部變形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導致整體失穩和滑坡災害。我們將聲學監測設備埋入地下十余米深處,通過聲音信號持續監測巖土變形情況。”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助理研究員鄧李政歷時7年多,研發了這套新型監測系統,已經成功實現廣東某特大型滑坡災害的早期預警。“對科技工作者來說,發明是工作的一部分。”鄧李政說,在日常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中,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發明就是將這些想法變為現實。
“提到發明,大家通常認為是從無到有。但隨著國家科技的發展,我理解現在的發明,是從第99步到第100步,去解決產業中的實際痛點。”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蔣世用帶領團隊研發的“高安全大倍率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也榮獲本屆大賽金獎。這套系統分別從材料、電池、結構、系統等層面進行性能提升,可實現在充電倍率達到電動乘用車常規鋰電池6至15倍或循環壽命3至5倍的條件下,仍保證產品從內在特性上消除風險源,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發電調頻、軌道交通等場景。
組委會表示,本屆大賽的參賽主體不僅包括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研工作者,不少中小學生、退休職工也提交了發明創新項目,生動展現了大賽推動全民創新的理念。大賽還設立13個專項獎,用以激勵特定領域的創新力量,例如巾幗發明獎鼓勵女性投身創新,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獎引導相關企業創新發展。
數讀榜單
本屆大賽從全國范圍內征集了2999個報名項目,其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達1821項。歷時6個月評選,大賽共評出特等獎1項、金獎29項、銀獎71項,銅獎130項、優秀獎281項,另有1593項入圍獎。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