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三屆北京網絡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數字共享·文明互鑒”為主題探索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路徑、新模式,推動新興業態持續創新。

近年來,北京數字文化產業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文旅融合、非遺傳承、藝術創新等領域都在不斷嘗試新的探索路徑。

在大會主題分享環節,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呂舟分享說,數字技術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中,已被廣泛運用并發揮重要作用。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過程中特別強調社會參與,讓普通人有機會參與北京中軸線的保護,目前已有超過2.7萬名經認證的“數字打更人”通過數字平臺提交對北京中軸線保護的意見和超過十萬張有效的巡檢圖片,越來越多的志愿者行走在中軸線之上共同為守護北京中軸線這一世界文化遺產貢獻力量。

紅果精品短劇負責人魏欽濤、快手副總裁張姝作為企業代表分別帶來了分享。魏欽濤表示,紅果短劇會從創作支持和平臺推廣兩個方向大力投入,加碼短劇精品化,在文旅推廣等領域開啟更大的想象空間。張姝以快手可靈AI的發展成果為例,講述了AI技術如何真正讓靈感成真,讓更多中國好故事和世界好故事被大眾看到。

編輯:龐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