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昌平區委、區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明文化論壇將于7月13日在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景區開幕。本屆論壇由1場主論壇、6場主題論壇、1場國際學術研討會、5場文物展覽和4個模塊系列文化活動組成。主題論壇舉辦期間,將舉辦“明韻風華國之重寶——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和“珠還合浦歷劫重光——永樂大典專題展”,國內10余家文博機構共100余件精品文物將齊聚明十三陵,實現文物“走出去”和“請進來”。
本次展出文物董其昌行書書法冊頁,由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此帖為董其昌晚年臨帖之作,落款“其昌”,鈐印“董其昌印”白文、“宗伯學士”白文。此貼后有題跋,有“覺羅豫立珍藏”“紹襄珍藏”等鑒藏印。
董其昌,字元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書畫家。
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一度擔任皇長子朱常洛的講官,歷任湖廣提學副使、福建提學副使、河南參政,因病辭職。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繼位,授太常少卿、國子司業,參修《明神宗實錄》。天啟五年(1625年),出任南京禮部尚書,因事辭官。崇禎五年(1632年)任太子詹事。崇禎七年(1634年)回歸鄉里。崇禎九年(1636年)去世,謚號“文敏”。
董其昌是中國書法史上頗有影響的書法家之一。他雖處于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并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自成一體,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擅長楷、行、草,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圓勁秀逸、平淡古樸。其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保ā睹魇贰の脑穫鳌罚。
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書為宗法,備加推崇、偏愛,甚而親臨手摹董書,常列于座右,晨夕觀賞。康熙曾為他的墨跡題過一長段跋語加以贊美:“華亭董其昌書法,天姿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于楮墨間,非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經意處,豐神獨絕,如清風飄拂,微云卷舒,頗得天然之趣。嘗觀其結構字體,皆源于晉人。蓋其生平多臨《閣帖》,于《蘭亭》《圣教》,能得其運腕之法,而轉筆處古勁藏鋒,似拙實巧……顏真卿、蘇軾、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晉人。趙孟頫尤規模二王。其昌淵源合一,故摹諸子輒得其意,而秀潤之氣,獨時見本色。草書亦縱橫排宕有致,朕甚心賞。其用墨之妙,濃淡相間,更為絕。臨摹最多,每謂天姿功力俱優,良不易也!
據說,康熙還親自臨寫董書,致使董書得以風靡一時,出現了滿朝皆學董書的熱潮。一時追逐功名的士子幾乎都以董書為求仕捷徑。在康熙、雍正之際,他的書法影響之深,是其他書法家無法比擬的。
董其昌沒有留下一部書論專著,但他在實踐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張,散見于其大量的題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這是歷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些看法對人們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起了很好的闡釋和引導作用。
董其昌一生勤于書畫,又享高壽,所以傳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詩》《三世誥命》《草書詩冊》《煙江疊嶂圖跋》《倪寬贊》《前后赤壁賦冊》等。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