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考察時多次到高校與師生交流,給青年學子、教師回信,為廣大師生指引人生道路、明確前進方向。為全面展示各地高校莘莘學子銘記總書記諄諄囑托,踐行校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志、擔大任的生動實踐,央廣網特別策劃推出“記囑托·識校訓·踐青春”系列主題報道,為您講述新時代大學生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道路上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勇于創(chuàng)造世界奇跡國之棟梁的故事。

蒼山腳下,洱海之畔,春日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已經是一片忙碌景象。中國農業(yè)大學的師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即將舉辦的全國科技小院千人培訓會。

2023年5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yè)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勉勵他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xiāng)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yè),為加快推進農業(yè)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希望在培訓大會上,跟全國同行分享交流科技小院的經驗,助力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侯勇介紹,科技小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該校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張福鎖帶領團隊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縣首創(chuàng)。截至2023年,中國農業(yè)大學已在全國24個省區(qū)市建立了139個科技小院,眾多師生走進鄉(xiāng)村,在田埂上書寫青春故事。

“不斷幫助村民解決難題,很有成就感”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2021年10月,為治理洱海面源污染,張福鎖帶領團隊在云南省大理市灣橋鎮(zhèn)古生村,建設了大理首個科技小院,開啟了一場“洱海治理”的科技大會戰(zhàn)。

侯勇介紹“洱海科技大會戰(zhàn)”情況(央廣網發(fā) 趙桂茹 攝)

侯勇是首批到大理建設科技小院的中國農業(yè)大學老師。他告訴記者,剛開始接到任務時雖然做過思想斗爭,但很快做出了決定。“作為系主任,肯定要帶頭。再加上從2017年就開始做綠色發(fā)展方面的理論研究,也想找一個地方把研究成果落地。”

如今,回頭看2年多前的決定,侯勇非常慶幸來到了大理。他說:“扎根大理,解決農民和政府遇到的難題,這種成就感和自豪感,遠非在期刊上發(fā)表幾篇文章可比。”

經過2年多發(fā)展,目前中國農業(yè)大學在大理洱海流域,以古生村科技小院為核心,先后建設了有機循環(huán)與有機農業(yè)科技小院、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等14個特色科技小院,10多位老師帶領100多名學生常年駐守在這里。

“去年我在大理待了260多天。”侯勇介紹,每位老師每年在科技小院的時間都超過200天,有人甚至達到300多天。

“科技小院所做的事情,與中國農業(yè)大學校訓‘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非常契合。”侯勇表示,青年師生到科技小院鍛煉,將學習、科研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是真正踐行“解民生之多艱”的校訓。

1999年出生的中國農業(yè)大學研究生鮑璇,主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結構及其對磷形態(tài)的影響”。在古生村科技小院的380多天,她一邊研究自己的課題,一邊走村入戶調研,開展支教活動,培訓拍短視頻,向村民普及膳食營養(yǎng)、垃圾分類等方面的知識。

鮑璇在測量土壤緊實度(央廣網發(fā) 盧揚 攝)

鮑璇性格比較內向,來古生村科技小院前,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在這里,需要頻繁與老師、同學、村民打交道,倒逼自己成長。”鮑璇表示,雖然剛開始很痛苦,但隨著幫助村民解決一個個農作物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覺得做這些事情特別有意義,很有成就感。”

目前,科技小院已經深度參與到洱海的綠色高質量發(fā)展。侯勇透露,他們正在幫助一家環(huán)保公司,用新技術更有效地解決洱海流域各類有機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去年他們創(chuàng)制了匹配當地土壤和作物的復合微生物肥料,已在洱海流域內示范種植2000多畝經濟作物,今年將進行更大范圍推廣。

沉到一線 在田間地頭練就興農本領

仲春至,萬物生。在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王莊村的“噸半糧萬畝示范基地”中,一望無垠的綠色麥田里一派生機盎然。中國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馮佳如,正與學弟學妹們在麥田中統(tǒng)計冬小麥分蘗數,以便進行技術調整,提升小麥產量。

工作結束后,她嫻熟地駕駛電動三輪車,不一會兒便回到了王莊科技小院。小院外,“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馮佳如(左)駕駛電動三輪車往返于科技小院與麥田間(央廣網記者 韓雨晨 攝)

“今年是我在王莊科技小院學習的第二年。只有真正到一線去,才能更好地理解、踐行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校訓精神,才能更好地體會到農民生產生活的難處,進而真正地‘解民生之多艱’,也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我們的愛農情懷。”馮佳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我認為,我們不是為了吃苦而吃苦,而是為了想農民之所想,解決農民的需求。我們與農戶同吃同住的意義便是如此。”

剛開始與農戶接觸時,小院師生并不順利。“我以往學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并不了解農戶的真正需求,所以剛來時一度受到質疑,甚至有些農戶在我們組織培訓時睡著了。”馮佳如笑著告訴記者,后來她開始下地幫助農戶種田,與農戶一起開展技術攻關,大家也慢慢有了變化。“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培訓時一些農戶不再睡覺了,甚至還主動來問問題,讓我感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有了用武之地。”

科技小院的學生查看冬小麥長勢(央廣網記者 韓雨晨 攝)

“科技小院的學生在校園里上完一學期理論課后,便進入科技小院,此后的實驗、調研都在科技小院與農田中完成。”牛新勝是中國農業(yè)大學曲周實驗站高級農藝師,在曲周工作已有20余年了。他曾擔心,科技小院模式是否能夠讓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性,所培養(yǎng)出的人才是否能與學術型碩士達到同等水平。

“農業(yè)技術推廣是我們的重要工作之一,技術推廣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與農業(yè)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創(chuàng)新才有意義,這也與我們的校訓內涵不謀而合。”牛新勝介紹,如今,許多農戶在科技小院師生的幫助下,改良種植技術,真正從技術推廣中受益,王莊村小麥產量也從原來每畝地800多斤提升至1200多斤。在種植過程中,農戶還用上了航拍儀器和各類植保機械。這些成果和變化讓科技小院的師生信心滿滿。

王莊科技小院的學生編寫的工作日志(央廣網記者 韓雨晨 攝)

“更為重要的是,科技小院不僅培養(yǎng)了研究生,還讓這些人愿意留在這里繼續(xù)從事農業(yè)相關工作。同時,依托我們推廣的先進農業(yè)技術,農民也成為新型科技農民。這也是對校訓‘育天下之英才’的最好詮釋。”牛新勝說。

與村民互動 “雙向奔赴”結碩果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北京市通州區(qū)永樂鎮(zhèn)西槐莊村,一排排科技小院實驗大棚里春意盎然。中國農業(yè)大學2022級研究生王思遠,正和村民移栽番茄苗。

“今年移栽的番茄品種比往年要更豐富一些,有原味一號、菜禧527、天輝、蘋果綠等品種。”王思遠告訴記者,在保留經典品種的基礎上,今年新增了試驗品種,希望通過引入更多高品質番茄,為村民創(chuàng)收。

王思遠(右)和村民一起覆膜(央廣網發(fā) 陳嘉澤 攝)

西槐莊村曾是集體經濟薄弱村,科技小院讓這個京郊偏遠鄉(xiāng)村發(fā)生了可喜變化。“科技小院成立3年來,村集體年收入由當初的不足10萬元增加到70余萬元,2023年銷售額更是突破100萬元。”中國農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副教授莊明浩介紹,科技小院學生全程參與農業(yè)種植管理,為農民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提供技術指導,助力西槐莊村壯大村集體經濟。

在西槐莊科技小院,同學們變身“多面手”,他們不僅專注于田間地頭,更是全方位地參與到西槐莊村的鄉(xiāng)村振興。他們策劃舉辦文藝活動,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參與村莊整體規(guī)劃,優(yōu)化鄉(xiāng)村生活環(huán)境;參與農業(yè)全產業(yè)鏈的幫扶,探索開網店、直播帶貨等多種增收渠道。

王思遠和村民有一個答疑群,大到田園果樹,小到自己家的花花草草,只要出現問題,都會給村民一一解答。“知農愛農,才能強農興農,看見他們因改變而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不僅是技術的輸出方,科技小院也吸收了很多一線“土經驗”。剛來科技小院時,王思遠開始種植黑皮花生,這是她畢業(yè)論文的選題方向。不過,由于錯過了培土迎針的最佳時期,花生的果針能否鉆到土里結出果實,被打上大大的問號。“當時非常焦慮,擔心結不出果實,明年還得繼續(xù)種,影響研究周期。”王思遠說。

正當王思遠手足無措時,西槐莊村一位種植經驗豐富的農戶了解情況后,給她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不用擔心,我種過,一切都來得及。”在該農戶的指導下,黑皮花生順利落果,畝產量超過800斤,達到預期目標。王思遠說:“文獻里找不到指導意見,沒想到一線經驗幫了大忙,理論和實踐結合太重要了。”

莊明浩(右)和王思遠就番茄移栽進行交流(央廣網記者 阮修星 攝)

“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這是農大人身上肩負的責任。”莊明浩表示,科技小院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學生們與普通農戶一樣,深入田間地頭,親身感受農業(yè)生產的艱辛與喜悅;但又不同于普通農戶,他們帶著科學的眼光和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為鄉(xiāng)村發(fā)展出謀劃策。

西槐莊科技小院的畢業(yè)生不少選擇回到鄉(xiāng)村,服務一線。“畢業(yè)后,希望跟隨師兄師姐的腳步,繼續(xù)投身到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中。”王思遠說。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總監(jiān)制:伍剛 宮歆慧

統(tǒng)籌:陶玉德

策劃:阮修星 張強

記者:阮修星 韓雨晨 陳嘉澤(實習生) 劉菁(實習生)

鳴謝:中國農業(yè)大學新聞中心

編輯:朱冠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