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打造全月科普矩陣 破解碎片化傳播

北京市全國科普月活動啟動

9月5日,2025年北京市全國科普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行。超3000場次科普活動將在全市16個區和經開區全面鋪開。

“科普工作姓‘科’名‘普’,我們要抓住科學的實質,采用普及的形式。”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深情回憶起2004年舉行的首個全國科普日活動場景,“當時我們的展板、展品數量有限,現場人山人海,工作人員舉著大喇叭講解,觀眾都閃著明亮的眼睛,看展板、聽解說、做實驗。”現在,科普與科技結合更加緊密,互動展品、科普劇、實驗秀等形式多樣的科普傳播方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啟動儀式現場,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今年已經80多歲高齡的王渝生,以及眾多的科普志愿者,在大屏幕上與20年前的自己“相擁”。

同日,北京科學中心主展館4層“生存”展廳煥新開放,聚焦科學、技術、社會與生存環境的關系,展現人類上下求索的歷史進程。“在參觀過程中,我們希望培養青少年的科學思維和探究實踐能力,讓他們學會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像工程師一樣去設計。”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展廳分為科學認知、技術創新和社會協作3個展區,設置30余個互動展品,從展覽、講解、教育活動、文創產品等多角度進行一體化設計。展品還成為教具,科普教師將通過16門科學教育活動,展示科學觀念如何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技術創新誕生于科學探究和技術工程實踐等主題。相關教育活動將陸續面向公眾開放預約。

市科協科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北京市全國科普月活動將通過覆蓋廣泛、內容豐富的“全月科普矩陣”,精準聚焦青少年、老年人、產業工人等五大重點人群,針對性破解以往科普工作中存在的碎片化傳播、短期化效應等難題,打通科普服務直達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記者 劉蘇雅 金瑤)

編輯:朱冠安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